香港還有多少個五年?

香港還有多少個五年?

香港中央青年議會副主席 呂永基

特區政府大肆慶祝香港回歸五周年,國家主席江澤民親臨香港主持典禮。過去五年,香港的經濟處於谷底,市民的信心指數亦在低水平徘徊,舉辦大型的慶祝活動,只會進一步拉低市民的信心,煙花滙演已經沒有振奮作用。
現時香港人心渙散、互相敵視的情況,並不是金融風暴的後遺症,反而是特區政府一手策劃的結果。董建華上任以後,為了急於建功立業,沒有經過詳細討論的改革政策便匆匆上場,最經典的例子是房屋八萬五政策,被外界指為造成經濟一萎不振的主要原因。董特首為了實行中央集權,收歸一切政府以外的權力,建立以董建華為首的權力中心,利用分化的策略,達到強勢領導的目的。最近提出的公務員薪酬改革方案、教育改革方案、賭波合法化等等,所採用的分化策略雖有程度上的不同,但目的與方法完全一致。政府為求爭取民意,不惜犧牲公務員的聲譽,換取市民支持;為求推卸學生水平低落的責任,出賣老師的專業資格,推出基準試,造成教師與學生及家長之間的矛盾;諮詢賭波合法化的分化手段更為明顯,利用具有目的性的數據把反對合法化的宗教、青年及教育團體,形容為負面、守舊的衞道之士,造成社會上不同利益集團的互相排斥。

分化政策成必備武器
從特區政府推行的種種政策來看,「分化勢力,製造矛盾,利用民意」已是特區政府必備的武器,亦是唯一的武器。過去五年中央政府對香港大大小小的政策,沒有明顯的指手劃腳,對香港的民主自由亦沒有多大的阻攔,這全因為中央政府堅決落實一國兩制的決心,向台灣人民作出示範作用。但很可惜,五年內香港有不少為求得到中央賞識,從中謀取利益的「香港小人」,穿鑿附會,揣摩中央意旨,誇大其詞地指控不跟中央政府合作的政治團體,製造矛盾,更頑固地力倡壓抑其生存空間。這批「香港小人」在傳媒面前說董建華需要忠心的班子,順利落實董建華的政治理念,在背後卻提倡中央集權式的專權領導,所以產生了只向董建華一人負責的帝制式問責制。董特首受這批「香港小人」的意識形態影響,不但不能為香港的未來作出貢獻,反而令當下香港所需要關注的經濟、就業等民生問題束之高閣,為求博取中央一笑,以為集權力於一身便可順利管治香港,這只是無知小人的癡夢。
為了建立中央集權的董家班,已經浪費了香港五年時間,香港六百萬人就是活在一批唯利是圖,爭權逐利的「香港小人」手裏。這些腐敗的意識形態,深深植根於董家班裏,在可見的香港未來,不會有所改變甚至變本加厲。「國之將亡,必有妖孽」。假若董伯仍未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那麼香港還會有多少個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