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龍雄赳赳地在邵氏影城騎着馬,我卻駕着那輛白色的烏龜車四處跑。
那是一輛罕見的自動波,一根棍,推前就向前,拉後就退後,不必用腳,機械的操作和我的頭腦一樣簡單。
我必須承認我不是一個愛惜汽車的人,把它當成坦甲,在嶇崎後山上上下下。天雨時遇到臨時演員收工,像競賽一般叫他們擠進車內,有幾個擠幾個。
當年的影城中充滿漂亮及有個性的汽車。
邵爵士最多,甚麼名牌都有。有一次買林肯,美國廠說要換左邊駕駛,需訂十二架,他一口氣買下,再轉讓友人。
張徹堅持用他的雪鐵龍,打開引擎車身便會升高,防止顛動;熄了火,車子又下降。
亦舒是影城中第一個買蓮花牌跑車的人,此車外殼為玻璃纖維製造的流線型。有一天,她老大姐發了脾氣,就把車子衝往一棟牆,撞個稀爛,當然不能修補,也不後悔。
劉家良喜歡開勞斯萊斯,他本人個子矮小,有時候從遠遠望去,好像特技電影,一輛無人駕駛的車子在路上奔馳。
余莎莉剛買了一輛簇新的賓士,即刻在車中和詹森吵起架來,拳腳交替,結果把車子撞進山谷之中。其他明星名車無數,但是一聽到我的烏龜車聲,都迴避。
影城後山靠海,風帶鹽份,車子停久了容易生銹,我那輛車的死氣喉早已腐蝕,穿出數個洞,踩着油門時轟隆作響,橫穿直撞。車子一貴,修理起來絕不便宜,所以人家寧願避開,也不想和我爭一死活。
新車購入,用了八年,引擎性能還是很好,但是車底也開始穿洞了,拿到鐵工部的小俞那裏,請他加了兩條橫鐵,繼續行走。到最後,連橫鐵也蝕斷了。烏龜戰車,才壽歸正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