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市況的決定

挽救市況的決定

周八駿

中國國務院決定停止執行《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中關於利用內地證券市場減持國有股的規定。至此,困擾中國內地證券市場幾近兩年之久的國有股減持問題終於畫了一個句號。今後,部份劃撥全國社保基金的國有股將通過分紅、向戰略投資者協議轉讓等方式來充實社保基金,不會在證券市場上減持套現。消息公布後滬深股市明顯回升,投資者以實際行動證明這才是真正利好的政策。
中國政府採取這一重大決定的直接目的,是挽救幾乎一蹶不振的股市。近幾個月來,中國當局施出種種解數力圖刺激股市,但是成效甚微。股市不斷下跌,不僅數以千萬計的投資者遭受損失,而且幾乎所有證券公司都陷入經營虧損。更嚴重的是,新興股市將喪失集資功能。權衡利弊得失,中國政府才會公開地徹底否定自己在一年前所做的一項重要政策決定。

短期內難制訂方案
從決策角度看,國有股減持僅為全國社保基金籌資的政策確實欠考慮。第一,就國有經濟改革而言,國有股減持既在宏觀層面涉及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又在微觀層面涉及國企向現代企業制度及相應的現代公司治理架構的轉變;第二,就中國內地證券市場推進市場化規範化而言,國有股減持需要跟同屬非流通股的其他法人股的減持和流通一併考慮,否則有違公平原則;第三,就中國內地證券市場穩定發展而言,國有股減持必須考慮市場資金供應的承受力;第四,就股東利益而言,國有股減持既涉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上市公司等三方面的利益如何分配(主要反映在國有股減持所得收益是全部上繳中央財政還是地方財政和企業能夠分享),又涉及大股東(國有股減持有者)和中小股東(原流通股持有者)的利益如何分配(主要反映在國有股持如何定價);第五,就國有股減持的管理和運作而言,既涉及中國財政部(因為它屬於國企改革和國有資產變現)又涉及中國證監會(因為它屬於中國證券市場改革、規範和發展)。
總之,問題的複雜性注定任何偏重於其中某一方面的簡單政策或方案都不可能成功,只會加重市場的欠明朗。中國當局承認,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難以制訂系統性的、市場廣泛接受的國有股減持的實施方案,所以決定停止推行有關政策。然而,國有股減持所涉及的若干問題仍有待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