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料資金管理生意年增50%

匯豐料資金管理生意年增50%

【本報訊】滙豐控股(005)新成立的策略性部門「企業銀行、投資銀行及資本市場」(CIBM),其未來拓展重點之一,是交易銀行業務(transactionbanking)。滙豐環球資金管理亞太區主管韋羅倫接受訪問時表示,資金管理業務在亞太區方興未艾,金融風暴後更激化客戶對這服務的需求,有關業務的盈利潛力極高,風險卻相對偏低。他相信未來1年以交易宗數計,滙豐在區內的增長可達30%至50%。
資金管理的主要功能,在於協助企業客戶處理帳項收支、管理不同帳戶及確保現金暢順流通。韋羅倫笑說,業務的性質未必像其他類別容易惹人注目,但卻是銀行收益的骨幹,而且與企業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息息相關。
中國、印度及日本,是滙豐資金管理業務鎖定的3個高潛力市場,單是中國,在過去12至18個月,交易宗數每半年就增長1倍,現時生意均來自在內地投資的外資跨國公司,本地企業則礙於條例所限,未能委託外資行管理其人民幣資金,故尚待擴展;印度則是一個交易甚為困難的市場,分散全國的結算中心近千個,幸滙豐的網絡能給予當地客戶增值效益,故印度增長潛力不容忽視。

亞太初起步潛力強
亞洲區資金管理業務在過去5至10年才冒起,但在美國已出現逾50年,在歐洲的發展也有三、四十年歷史。韋羅倫指出,亞洲金融風暴後,令愈來愈多企業注意短期資金管理的重要性,特別是目前低息環境下,客戶均希望透過銀行管理資金,以獲取更佳回報,因此區內資金管理業務可說正高速增長。
他說,即使沒有CIBM的成立,該業務的內部增長指標也相當進取,但成立CIBM,有助該業務伸展至更多專業機構客戶,加強交叉銷售效益,惟滙豐不會放棄中小企市場。過去一年透過網上交易,滙豐亞太區資金管理交易宗數,上升逾22%,若單計算使用該行的電子商務系統Hexagon,交易宗數更增逾六成。
由於資金活動涉及眾多國家市場及當地結算支付系統,他表示經營全面資金服務的銀行,需有具規模的資產負債表及客戶基礎,才能因應全球不同地區的結算系統,作出調節並提供服務,現時市場上約有4、5家大銀行為競爭對手。滙豐在本港從事資金管理(連同銷售及產品拓展)的員工約150人(區內共有約250人),至年底或會增加小量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