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適量減持二三線股

英之見:適量減持二三線股

上周五市場的焦點,是藍籌各自發展的局面,指數基金要買又要賣,恰巧筆者推介的港燈(006)及太古A(019)都是受害股份,不知就裏的投資者的確會頗為恐慌,但真正值得驚的反而是因而超買的股份,筆者對後市有戒心,這兩隻股份卻應是較穩健的選擇。
達利國際(608)公布業績後插水式下跌,同樣亦相當矚目,其實早前恒科創業(8097)的情況亦十分類似,只不過當日草木皆兵,弱勢不太惹人注意而已。達利及恒科的業績遜於預期,雖云有911影響,但觸發拋售是頗合情理,市勢轉弱後,是不能再靠盈利復甦的預期來支持股價。現時投資者相當短視,寧願見到業績轉好再入市,這些受創股份短期要再升十分困難,就算股價已大跌,博反彈的值博率亦不高。
值得思考的是,這種暴跌的情況,是早前市場過份熱情追捧中小型股份的衍生現象,跌勢急勁,先決條件是股價原先已處於高位,經過先前的升勢後,下跌空間自然大增。

基金垂青未必好事
目前踏入3月結公司的業績期,類似例子可以陸續有來,眼前緊急工作是分析手上的二三線股的防守性,筆者認為應適量減持,又或者集中在較具信心的幾隻股份之上。
另一個基本的轉變,是市場參與者的結構,達利與恒科,都十分肯定在二三線股熱潮中吸引到基金的參與,前者受惠於成衣股熱潮,後者評級就更加高。基金入市不錯令估值一度提升,但一旦消息令人失望,出貨的決心就絕非散戶可比,愈沽愈低亦不會手軟。當日基金大手入市令股價大升,今日大舉撤離就短時間內摧殘股價,波幅大大提升,有時獲基金垂青,對股票而言亦未知是福是禍。
二三線股早前氣勢如虹,近日連番例子已證明風險水平與以往並無兩樣,千萬不可掉以輕心。當然食得鹹魚抵得渴,高風險去博的是高回報,只是不可天真地忽視風險所在而已。
電郵:[email protected]
黃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