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五年製造了滿城負資產,許多人身家在瞬間暴跌一半,然後一殼眼淚,自怨自艾。資產暴跌不一定是這樣過日子的,當Joi和太太Janey發覺他們的物業縮水數十萬之後,只苦笑了一場:「唔見幾十萬,當交學費都未夠啦!」
劉迺賢(Joi)和劉太(Janey)於九七年樓市高峯期,花了大筆積蓄買下一個二手樓單位,金融風暴就在這時刮起,一、兩年間,單位市值由一百二十萬元急跌至七十萬元。他們還以為單位可以保值,一心買來以備將來不時之需,現在惟有出租他人,待兒女長大後給他們安身之所。
這一遭可以是一殼眼淚,但他們只是相對苦笑,Joi說:「呢個唔係怨嘅時候,日日嗌好慘、自怨自艾都冇用。就算今日搵唔到,咪當係磨練囉。成日活喺怨氣當中,你會好難翻身,甚至令身邊嘅朋友都一齊同你唔開心。我覺得我哋呢代細個冇乜點捱過苦,𠵱家應該捱吓,唔見幾十萬,當交學費都未夠啦。」
Joi本來在漫畫出版社玉皇朝任職助理,九八年傳銷業興起,他在朋友介紹下投入這片尋金熱,高峯期每月可賺三、四萬元,又開舖賣水晶,可惜經濟每下愈況,生意做得半年就打回原形。目前他自立門戶,為一些公司做設計及繪圖,生意只能打個和:「以前個客畀得錢少,我會唔接個job,𠵱家唔敢,反而希望個客可以帶到一啲新客源畀我,密食當三番囉。」
Janey是美容院老闆,「九一一」後,她聽從拍檔建議,減薪節流,削減員工花紅,翌日即時有兩名員工辭職,導致美容院有客預約都不夠人手。這個故事教訓她做人切忌杞人憂天,自找麻煩。現在Janey面對逆境有另一種看法:「呢個時間反而要衝,守得太耐會死。𠵱家前景好似好灰,但係我哋要嘗試豁出去,可能跳出死胡同之外,會見到一道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