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ING投資管理資深投資經理梁健輝認為,港交所(388)與倫敦證券交易所合作,容許兩地股份雙邊掛牌,流通量是一大問題,擔心會重蹈納斯達克7股在港失敗的覆轍。他指出,只有當突發事故發生,例如911事件,這種雙邊掛牌做法才大派用場,讓投資者可以更靈活在另一時區買賣。
ING投資管理97年來港開設北亞區總部,旗下港股資產逾6億美元。梁健輝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基金管理公司來港設立地區投資總部,大多着眼中國因素,由於中國資本市場逐漸開放,更多投資者可透過香港市場參與內地股市,這才是最重要因素。該公司亦正與內地證券商洽商合作。
他又指出,本地散戶大多採取不熟不買的態度,「納指7強」便是一例。至於機構投資者,一個負責倫敦股票的基金經理在香港市場,都要有對手才能交易,即使想買貨亦未必有人放售,流通量是一個重要因素;另外,在英國當地交易時間會有更多市場資訊,影響反而更大。
他亦以華能國際(902)及華晨汽車(1114)為例,2家公司當年均首先在美國上市,但最後因流通量低及分析員研究不多,再轉來香港掛牌。
他認為,投資者始終習慣在區內時間積極買賣該區股份,不過,他指出香港股票到倫敦掛牌亦有好處,可增加其知名度,提高相互熟悉程度。
梁健輝表示,作為基金經理,他對新興市場股份的公司管治質素特別關注,「買一間公司不單買其盈利前景,還買管理層的管理能力和誠信」,公司策略及誠信,是重要考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