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九七年香港回歸,佔盡世界主要報章頭版;但回歸過後,香港迅速失去對國際傳媒的吸引力。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院副教授蘇鑰機說:「好欷歔!」回歸當年香港股市萬七點,報道又說要影響中國、又講人權、又爭取民主,「𠵱家掉轉,我哋要靠祖國餘蔭,人權自由冇乜人講,經濟上冇晒光彩。」
中大新聞及傳播學院四位學者最近就全球對香港九七回歸的報道進行研究,蘇鑰機是其中之一。他指出,九七年七月一日,世界各地主要報章都以香港回歸為頭版頭條,甚至有數版內容。「實際嗰日乜嘢都冇發生,冇死人、冇暗殺、冇拉李柱銘」,有的只是儀式。
「咁大家點算呢?」當時香港雲集了八千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最有趣係六月三十號落嗰場大雨,唔同傳媒有唔同解釋。中國話係洗擦一百五十年嘅恥辱,重新來過;英國、美國就話係預兆,個天與我們同哭。」他補充:「寫到冇嘢寫嘛!」
他們的研究發現,各地傳媒當時各懷鬼胎,九七前後報道,與其國家利益一致。中國強調香港回歸是國家發展的持續,是值得慶祝的大事。至於英國,「BBC(英國廣播公司)喺十二點(交接)過後第一句就話:我哋英國人喺呢件事上光榮撤退,留下好好嘅遺產畀香港」,並強調繼續監察香港民主自由。
香港報道則表現出複雜心情,一方面「捉住一國兩制呢條救命草」,希望順利過渡;另一方面要求民主及承認英國所留下的遺產。台灣則大潑冷水,強調香港未來的不明朗。
美國傳媒偏重東西方衝突、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的對抗,並擬取代英國守衞香港民主人權。加拿大強調與香港連繫,尤其是溫哥華與香港一家親。日本注重亞太區安全和穩定,以及香港會否繼續繁榮。
可惜回歸只有五年了,形勢逆轉。「美國話保衞香港自由民主,𠵱家唔使保啦,佢自己都唔掂;英國喺香港都冇晒力,監察乜鬼。」當年報道普遍認為經濟會繼續繁榮,政治方面有疑慮,豈料現實完全倒置,政治不再惹人關心,經濟卻令人憂慮。
學者在回歸一周年的研究發現,外國已甚少有關香港的報道。蘇鑰機說:「香港始終只係跳板,真正主角係中國。」他說,「當香港失去了東西方兩大陣營的衝突感,又沒有令大陸走資,國際傳媒不再對香港感興趣,從這角度看,香港嘅歷史角色、任務已經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