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下跌周期接近28個月,若說2000年是因為科網股泡沫爆破誘發,2001年便是因恐怖襲擊導致跌勢加劇,那麼2002年上半年,華爾街股市3大指數向下滑落,除杜指是能穩守「911」事件後低位之上外,納指和標普500指數均已「潛水」,總括原因是美國企業頻爆會計醜聞所致。
然而繼「安然」(Enron)、WorldCom和施樂(Xerox)後,是否還有類似大型「造數」醜聞爆出,將是直接影響美股下半年表現的重要因素。
假若投資者認為,所有壞消息如印巴衝突、中東局勢、恐怖活動和企業醜聞等盡出,亦只能將美股推至目前水平,那麼下半年美股是否應有機會拾回多少失地?
無疑有部份資金轉投實物或其他商品如房地產、黃金或貴金屬等,甚至有部份基金將資金投進一些新興國家股市,可是坐擁龐大資金的傳統基金,又豈敢冒險投進已沉寂20年之黃金或隨時「出事」之印尼股市?在無可選擇的情況下,聯邦國庫債券便是這些基金之唯一寵兒,君不見債券孳息仍在下跌中?
事實上聯儲局決定維持短期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在1.75厘不變,是希望能讓企業多點時間喘息,同時給予個人及家庭在低息環境下一個按時還債的機會,無論對企業或銀行都起穩定作用,何況經濟復甦步伐明顯正在加快中。美元若是有秩序地調整至某程度,對美國經濟長遠來說還是有利的,所以人們不可被一些「末日」言論所影響,歐洲、日本甚或新興國家之經濟前景真是比美國更樂觀?筆者為甚麼膽敢在如斯市況下建議伺機吸納美股,單看上周三之美股走勢,可有為投資者帶來一點啟示?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