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強盜 - 麥飛

基因強盜 - 麥飛

報章報道:「兩名哈佛亞裔科學家被控盜竊科學機密。」
這類有關盜竊科學機密的新聞屢見不鮮,沒有甚麼特別。不過這宗案特別之處,是這兩名科學家盜竊的東西──基因資料。基因資料真的那麼值錢?與進入「寒冬」的資訊科技相反,基因科技正以極速發展,世界各地的科學家,正在參加一項短跑:鬥快解開基因所含的各種遺傳密碼。
基因是由DNA組成,DNA主幹是兩支螺旋支架,這個支架由華生博士所發現,在兩支螺旋支架之間,由四種鹼基連接(英文代號為A,T,G,C),這些鹼基決定了由基因製造出來的蛋白質不同成份。每個人類細胞,含有三十億個鹼基,構成了五萬至十萬個基因,這些基因決定了人類的各個方面,包括樣貌、身型以至內分泌數量和疾病等,更負責人體內各項工作。
科學界已整理出整套的這些鹼基的排序(基因序列),但尚未破解每個基因的用途,全球的科學家便為這五至十萬個「密碼」而瘋狂,因為每一個都是個大寶藏。如果你有留意新聞,每天也有消息報道有科學家發覺某某基因的用途,某某基因引起甚麼病,可見這方面開發速度如何快。這個寶藏有多大?以美國AMGEN公司為例,它的招牌產品「紅血球生長促進素」(EPO),是洗腎病人必用,以基因科技開發這項產品,只用了六千萬美元,但如果以傳統藥物方式開發,便要用上二億美元,成本輕得多。現時AMGEN以基因科技開發的兩種藥物,每年可以帶來十六億美元進帳。簡直是個金礦!
每個人的基因也有差異,如果你自問有天生異能,例如有抗癌之力。請小心,因為你的基因很值錢,他日可能會有「基因強盜」來擄劫你,「借」你細胞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