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晚吳宇森談起在張徹旗下當助導的歲月,姜大衞曾叫他演戲,做第三男主角,卻被張徹制止,打破了他的「明星夢」。
吳宇森青春時代長髮有型,奉阿倫狄龍為偶像,他拍獨立短片時便自編自導自演。但張徹大概看出他應在幕後發展,吳宇森也不是想做明星,只是貪玩,又可賺賺錢,因為助導收入少,在邵氏亦很難升導演。
張徹不讓他演戲,結果證實是好事,使他專心找機會執導,隨後離開邵氏,以小成本兄弟班開戲。接着他入了嘉禾,協助許冠文拍《鬼馬雙星》和《半斤八両》,又拍了雛鳳鳴的七彩版《帝女花》,這才站穩導演地位。
他做導演後,偶然也自己出鏡演戲,包括《英雄本色》,但我印象模糊。最記得他在李惠民導演的《勇闖天下》做第二男主角,演尹揚明的哥哥,佔戲很多,九○年公映。
《勇闖天下》是六四後首部獲准在北京天安門拍實景的劇情片,吳宇森說在六四後三個月,他站在天安門廣場坦克痕迹上演戲。為何大陸批准?就因為吳宇森和《英雄本色》的名氣,獲北京官方重視,特准拍攝,電影學院數百學生亦慕名而來,免費做臨記扮紅衞兵。(但大陸看吳宇森的戲,多是翻版。)
六四對港片衝擊頗大,那年吳宇森自己導演的越戰片《喋血街頭》,就充滿血腥、狂暴和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