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搖籃--大學校隊聯賽

新星搖籃--大學校隊聯賽

南韓隊能踢出九十分鐘絕不停頓的足球,比起一向以體能優勝的歐洲球員亦毫不遜色,實在歸功於一貫強調體能的青訓,媲美職業水平的大學校隊和大學聯賽更是南韓新星的搖籃。

訓練量比得上職業
一般歐洲國家的青訓,特別是十八至二十一歲的黃金成長期,大多由球會和足球學校負責;但在南韓則由大學擔當,而半職業化大學聯賽更是年輕人晉升職業球員的必經之路,南韓新星如朴智星、李天秀等亦是由大學隊冒出頭來,再轉投職業球會「搵真銀」;所以車斗利雖以大學生身份入選國家隊二十三人大軍,體能和經驗亦不下於其他隊友。
香港教育學院今年便在飛利浦大學生足球邀請賽中,與南韓大學聯賽四屆冠軍明知大學交手,教院隊長邱錦泉就深知南韓青年球員的厲害。他說:「在比賽前,他們足足熱身六十分鐘,重要唔係輕鬆熱身,不斷跑不斷跳,反映出他們的體力足以支持九十甚至一百二十分鐘的激烈比賽。賽後我和明知大學球員傾偈,原來他們每星期一至五都操足早晚兩課,星期六就比賽,訓練量比得上職業球員。」

大學生博盡爭合約
另外,南韓實施的全民兵役制亦間接提升大學聯賽的水平,因為南韓大學生通常會在畢業後到軍隊服役,立志投身職業足球的大學生更需要在大學聯賽中盡施渾身解數,闖出名堂博取職業球會青睞簽下合約才服役,否則服完兵役後就更難落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