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食物安全專家出席由世界衞生組織(WHO)召開的緊急會議後,周四指出高溫煎炸和烘烤食品內確含較高致癌物質丙烯醯胺(acrylamide),但食用多少丙烯醯胺才會對人體有害尚待研究,所以暫不會向公眾發出警告應避免食某類食物,只建議人們多吃蔬果和盡量控制烹調時間和溫度。科學家還指出,含有糖份的早餐麥片在加工後,丙烯醯胺含量特別高,呼籲食品製造商調查食品加工過程是否出現問題。
二十五名來自美國、歐洲和日本的科學家在日內瓦進行三天會議後表示,雖然丙烯醯胺的確會令人致癌,但他們仍未確定丙烯醯胺是怎樣形成,只知馬鈴薯、米和穀類等澱粉質食物被煎炸或烘烤後,似乎便會產生丙烯醯胺,加上只分析了二百種食品,又不清楚人體吸收多少丙烯醯胺才算危險,所以決定不點名指某種食品應避免食用。
德國專家阿諾爾德說:「我們未能為消費者提出確實的建議,例如『請不要吃這種牌子的食物或不要吃那種薯片』。」
但專家建議人們應多吃蔬果,培養均衡飲食習慣,只吃適度煎炸的肥膩食品,降低烹調的溫度和縮短烹調的時間。
此外,阿諾爾德指出,有糖衣的早餐麥片(breakfastcerealscoatedinsugar)在加工後,丙烯醯胺含量非常高,而將薯條炸成褐色,丙烯醯胺含量也較高。專家呼籲食品加工廠應調查食品加工的方法是否有問題。
阿諾爾德強調,有迫切需要立刻進行研究,以便減低食物中的丙烯醯胺含量,但專家承認有關毒理學研究(toxicologystudies)可能需要數月甚至數年才能完成。代表小食生產商的小食協會,對WHO沒有向公布應避吃某些食品表示歡迎:「我們用高溫烹調的方法已有逾三十六萬年歷史,對消費者的最佳忠告是繼續適量進食多種不同食物,包括薯片。」
綜合外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