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位於灣仔的新杜老誌夜總會,顧名思義,前身是杜老誌夜總會,前後合共有五十三年歷史,由四九年建國至今香港回歸五周年前夕,可說是見證了香港幾許興衰日子。
灣仔區由五十年代開始便是香港的紅燈區,當年的杜老誌夜總會可算是「老大」。根據資料,杜老誌夜總會起初並沒有酒牌,因此只供應茶和瓜子,小姐在場內賣香口膠和魷魚絲,當年曾有豪客為追求舞小姐,一晚可花上幾千元捧場,當時一個打工仔月薪只是百元之數。至六十年代,更成為香港舞廳的表表者,杜老誌夜總會可說是首屈一指。至七十年代末期,香港的夜總會紛紛改為日式服務,杜老誌成了其中一間大場。
八四年是「杜老誌」的轉捩點,老闆黃球以二十萬元的代價,將經營了三十多年的舞廳賣給了柏寧頓集團大股東鄧崇光,從此改名為新杜老誌夜總會,並搬過對面的五月花酒樓舊址,之後新杜老誌生意突飛猛進,有舊員工表示,最風光的日子就在八四年至八八年。
當年,新杜老誌每晚都高朋滿座,人客要在大堂等位,職員要加設咕𠱸招呼,因為人客太多,連門外的代客泊車都應接不暇,漸漸更變得「白鴿眼」,如果客人駕日本車到來也會受到冷待。可是,由九十年代開始,新杜老誌和很多夜總會一樣,生意日漸衰落,直至昨日終於執笠。
提到新杜老誌夜總會,不能不提「灣仔之虎」陳耀興,任達華飾演、以陳耀興生平為藍本的電影《醉生夢死之灣仔之虎》,電影中的夜總會便是新杜老誌。
據說,早年灣仔的夜總會都是被黑幫十四K與和合圖控制,直至陳耀興出現,陳所屬的黑幫新義安原本活躍在中環,為了爭奪灣仔夜總會的睇場利益,陳的勢力開始東移,並展開一連串黑幫廝殺,終於成功上位。而新杜老誌便是陳耀興當年每晚流連的地方,由於不少商家都喜歡到新杜老誌傾生意,自然要向陳打招呼,陳的勢力也愈來愈盛,雖然他其後在澳門被槍殺,但至今,灣仔夜總會肥肉仍然是新義安的天下。
曾經飾演陳耀興、在新杜老誌夜總會拍戲的任達華表示,他在灣仔區長大,以前每日上學放學都會經過杜老誌,對其結業感到有些可惜。他認為以香港這個動感之都,實在有需要好像杜老誌這類夜總會,而且覺得杜老誌這個名字改得很好,希望不久將來可以有一間類似的夜總會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