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院八病人染超級細菌

伊院八病人染超級細菌

【記者麥志榮報道】伊利沙伯醫院腦外科病房有八名病人集體被驗出帶有一般抗生素無法治療的超級細菌──抗萬古霉素腸球菌,醫院需要即時隔離病人及清洗病房。醫學界人士指出,八名病人同時帶菌是大規模傳染,顯示本港抗藥性細菌爆發有正在上升趨勢。

帶菌者為腦外科病人
伊利沙伯醫院發言人昨日證實,在今年四月一次住院病人的檢驗中,發現一名病人帶有抗萬古霉素腸球菌,但未有感染迹象,及後在近期的跟進檢驗中,再發現有七名病人的糞便樣本含相同的抗萬古霉素腸球菌,但都未有感染迹象。醫護人員已即時根據感染控制指引,把八名病人隔離及全面清洗病房,帶菌的均為長期住院的腦外科病人,目前分別在伊院及九龍醫院留醫。事件後,醫院曾為有關病房的員工進行檢驗,結果顯示沒有員工受到感染。
資料顯示,全球正面臨濫用抗生素令多種細菌產生抗藥性問題,即細菌連最強力的抗生素──萬古霉素都無法將之殺死。屯門醫院去年也發現有三名末期腎衰竭病人帶有抗萬古霉素腸球菌,其中兩人已死亡。

嚴重者可引致併發症
中文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副教授葉碧瑤表示,本港抗萬古霉素腸球菌的感染情況與外國相比,未算十分嚴重。
腸球菌一般是存在於病人腸道,或治療過程中插喉管受感染,加上病人長期使用萬古霉素,就會演變成抗萬古霉素腸球菌,幾年前屬致命的病菌,但近期已有新藥可治療。
代表醫學界的立法會議員勞永樂指出,同一病房有八名病人帶有抗萬古霉素腸球菌,可能是集體傳染,顯示本港抗藥性細菌爆發有上升趨勢,情況令人關注。
抗萬古霉素腸球菌帶菌者未必受感染,但若身體虛弱而被病菌感染,嚴重者可引致尿道炎、腎炎及心膜炎等致命的併發症,目前雖有新藥治療,但細菌可能很快就發展出新抗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