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不覺,家用機的中文化遊戲在香港已經發展了四年,由以往間中一隻,到最近既有台灣光榮的中文版遊戲回流來香港,香港SCE(SonyComputerEntertainment)又打算大展拳腳,每個月都推出一款中文Game,7月25日更推出只在東南亞發售的中文版《GTConcept》,似乎中文版遊戲漸成氣候,我們特別訪問了SCE市場推廣本部宣傳部科經理Akio,細說中文化遊戲的發展。
文:藍顯傑
筆:筆者
Akio:SCEhkltd.市場推廣本部宣傳部科經理
筆:當初是甚麼原因,令你們有將遊戲中文化這種想法?
Akio: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第一隻中文化遊戲是《Parappatherapper》。當年因為SCE在東南亞推出行貨PS,東南亞最大的市場便是中國人的市場,最好能提供一些專為他們而設的軟件,所以就做了《Parappa》和《XI》。全是SCE的作品,想顯示給第三廠看,東南亞除了盜版軟件,正版也有市場,更希望我們的誠意可以得到Gamer(機迷)的支持。
筆:既然中文化遊戲在可見的回報上是那麼少,你們何以還打算將規模進一步擴大?
Akio:你可以說是誠意之作,或者可以說是對中國人市場的承諾,非純為了利益,因盜版軟件終究是一個問題,現在PS2或會好些,PS年代,近九成人也是買盜版軟件。超過一百間第三廠幫PS和PS2寫Game都不敢做中文版遊戲,我們便是香港第一間、也是唯一一間做中文Game的公司,因為我們很想去打開這個市場,特別是LightUser、Non-gamer(非機迷)的市場,譬如說一個不諳遊戲的女孩子、三十來歲的白領,叫他們玩日文RPG,會有一定的困難,有語言上的隔膜。
筆:當初木門田先生為甚麼會開發《射鵰英雄傳》?
Akio:木門田先生不是計較商業上的利益,其開發小組的《XI》已經賣出一百萬套,將開發《射鵰》的精力來開發另一套類似《XI》的遊戲肯定化算得多。開發RPGGame一定貴過PuzzleGame,時間人力物力都高出很多倍,木門田先生本身很熱衷中國文化,亦對中文化的計劃表現得很投入。
筆:那麼又是甚麼因素引發你們推出中文版《GTConcept》?
Akio:其實《GTConcept》的製作人山內一典,不像木門田先生般熱衷中國文化,《GT》系列在全球賣出了二千萬套,東南亞的銷量只不過是零頭,沒法引起他的注意。直到去年他應邀來港出席PS2EXPO,才是第一次來香港等東南亞地方,這陌生的地方給他的印象是環境很好,夜晚經大嶼山乘車到尖沙嘴,沿途風景很美,第二日乘車到會展,中環近海而又有那麼多高樓大廈,令他很意外,覺得很適合做《GT》賽道。到了會展後,見到自己有那麼多Fans,實在出乎意料,演講時有人問了一些很刁鑽的問題,顯得對每一部車的性能也很清楚,令他對香港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承諾嘗試將香港的街道放進新一輯《GT》中,因有人說考牌模式太難,日文題目十分艱深,於是才有《GranTurismoConcept2002Tokyo-Geneva》全中文版的出現。
筆:從過往幾年的表現,你們覺得在香港推動中文化遊戲有甚麼困難呢?
Akio:有些人覺得連中文說明書也是多餘,他們喜歡日本原版、原汁原味,那是Gamer。但有些非機迷會很支持中文化,感激我們印製中文說明書、每一隻Game平過原版一千日圓,這些都是努力向日本爭取的成果,希望他們不要買盜版或水貨。
筆:早前你們說打算每個月也會有一隻中文Game,不知道能否達到目標呢?
Akio:之後還會有計劃推出中文Game,完成了《Geneva》和《二人的Fantavision》後,會有一個頗大的製作,但由於未落實推出日期,所以暫時未方便公布。
筆:會不會像台灣光榮般,將舊Game中文化?
Akio:現時SCE目標是與日本同日發售的遊戲,像《ico》和遲些的《二人的Fantavision》,吸引性會大過之後補發,所以開發時便會考慮是否推出中文版,暫時未有舊Game翻出的計劃。
筆:那你們未來又有甚麼計劃?
Akio:可以透露少許的,是暑假會有一個頗大型的活動,而山內先生很大機會會再來港出席,為到時推出的《Geneva》做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