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昨宣布,由九月底起發行新設計及加強防偽的新十元紙幣,料農曆年前將有足夠新鈔供市民派利是。至於現有十元硬幣和舊鈔則繼續流通。有市民批評新鈔票設計「太花」有如遊戲券。 記者:陳沛敏
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昨日早上出席一個開幕禮後解釋,政府留意到農曆年期間對舊十元紙幣的需求很大,甚至有報道指舊十元鈔票要以超過十元的價錢交換,因此決定推出新十元紙幣。對於今次罕有地由政府發行新鈔,他解釋是因三間發鈔銀行沒有興趣發行十元紙幣。
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在昨午的記者會上透露,政府由構思到發行新鈔,只用了數月時間,可能打破了世界紀錄。雖然新鈔上的日期是今年七月一日,但要到今年九月底才分批正式推出市面,數量約有一億至二億張,相信在農曆新年前將有足夠新鈔供市民派利是。
新十元紙幣較現有鈔票略小,並熨上膠質,令壽命長達兩年以上,色調以紫為主,配合象徵香港的洋紫荊,再襯以淡紫、藍及黃;由任志剛與梁錦松簽發。任志剛笑稱新鈔「花喱花碌」,令十元鈔票由以往的「青蟹」變成「花蟹」,發鈔銀行正設計的新一代紙幣中,五十元將不再是紫色,避免混亂。
新鈔由有三百年歷史、曾參與印製歐元的荷蘭印鈔公司設計及印製,成本與本港印鈔廠的每張五角至七角相若。任志剛解釋,設計師希望在新鈔設計加入傳統東西,並仿效歐洲鈔票慣用的抽象概念,將本港現代建築物,結合中國傳統繩結、絲帶舞、風車、煙花等節日慶典和文化活動的形象,成為新鈔的圖案式樣。
防偽特徵方面,除現行鈔票和新千元紙幣已有的防偽設計外,十元新鈔加入兩項獨有的特徵,包括在強光下斜看可見「HK10」字樣和洋紫荊圖案的反光色帶等。
任志剛指出,本港印鈔廠仍未完全掌握有關技術,希望透過今次發行新鈔,達致技術轉移,日後推出的新一代鈔票,也可採用這些防偽設計。至於市面三億張舊十元紙幣和一億個十元硬幣仍可繼續流通;若市民對十元硬幣仍有需求,當局會再發行新硬幣。
城大經濟及金融學系講座教授張仁良認為,政府發行新十元鈔票顯示本港通縮將會持續。不過,任志剛認為,發行新十元紙幣不會令本港進一步通縮,反而是市民對新鈔的需求源於通縮。
此外,市民對新鈔的設計毀譽參半,不少人都認為新鈔「太花」;有的認為不像香港鈔票,有如遊戲券,也容易與外國鈔票混淆。香港設計師協會會員李永銓認為,新十元紙幣設計不俗,歐洲味較強,但沒有香港的身份特徵,令人難以一眼認出是香港的鈔票。
他認為,本港有不少地標的建築,例如新機場和會議展覽中心,也有不少深入民間的地道文化,如點心等,均可成為新十元鈔票的設計概念。
對於新設計的十元紙幣,多名受訪的市民最關心的並非新紙幣防偽技術有多先進,而是可以在經濟不景下「慳得就慳」。
家庭主婦秦女士說:「好似啱啱過年咁,經濟唔好都想慳啲,但係封十蚊硬幣啲親友會覺得你出手低……𠵱家出番紙幣咪好囉,封番十蚊都唔怕。」
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昨宣布發行新鈔時也表示,由於新鈔上有他的簽名,因此明年派利是時也會「縮水」五成,以新十元紙幣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