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屆世界盃決賽周另一個論點,是防守性足球抬頭,導致入球數字偏低,我不會反對這個論點,從決賽周已進行的六十二場比賽來說,大部份球隊都會因應對手作針對性部署,要撕破對手防線,對攻擊球員所要求的技能及體能,自然愈來愈高。
破壞永遠較建設容易,故單單要求做好防守,較組織進攻容易,要在現今講求體力及速度的高水準足球爭取成績,進攻球員必須更加全面。
球迷試想想,前鋒在前場面對四、五名高大身材,體力及速度俱佳敵衞阻擋,如何才能擺脫纏繞取得入球,難度之大是可以想像;故單在前線等候入球機會出現,欠缺防守力的前鋒,已不合現代足球的要求。
看國際足協世界盃官方網頁,發覺多項統計巴西與德國都名列前茅,當然,統計有時並不能夠完全反映事實,但不能否定巴西與德國晉身決賽是合情合理的決賽組合,也是大家最期望的決賽。
巴西前晚淘汰土耳其的過程可說是意料之內,而兩隊最大分別可能在於前線攻擊球員的質素。土耳其於上半場初段及下半場中段都有足以入球機會,可惜未能將他們轉化入球,球迷可說這是欠運;但我更覺得土耳其進攻質素明顯遜於巴西,實在不足以或不應該躋身決賽。
鄭兆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