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恐慌的一刻暫過,恒指應會進入整固階段,但跌了千多點後,目前的反彈幅度及力度均未足以支持見底的看法,整體走勢仍是偏淡,加上一連串集資在即,未宜過份看好。太古A(019)表現不差,可繼續持有,縱再有短線波動,下跌空間較小,是比較安全的中長線選擇,無理由走超短線去為經紀服務。
前日爆出WorldCom事件,觸發另一次恐慌性拋售,現時回看,當時反而會是入市時刻,事後孔明十分易做,但那時那刻要夠膽出手,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10次恐慌性拋售的日子,可能有8至9次是入市機會,1至2次是會一沉不起,如果有紀律地買賣,可以除笨有精。但要逆市而行,是要克服相當大的心理障礙,筆者自問10次起碼有7次以上是不敢貿然出擊,能夠做到處變不驚持觀望態度,已是十分不俗,去加注增加風險,絕對是甚高的要求。
心理障礙的主要源頭,是市場情緒以及消息。筆者經驗較豐後,已不大受其他人的情緒影響,否則也不可能處理求救電郵及電話。本身也不時感到恐懼,但主要是在一些突發事件之後,像911事件,筆者是較遲轉向睇好。但就算將市場情緒影響降低,要面對一連串壞消息仍敢入市,則是技術與市場感覺的大考驗。
恐慌性拋售不會無緣無故發生,例如前日的WorldCom事件,傳媒大肆報道之餘,又會請專家來分析前因後果及影響,這樣的分析一定是負面居多,自自然然自己的思維,就會依着大眾的思路去走,愈想愈驚是十分正常,否則也不會有一大堆人會去恐慌性拋售。
理智地回顧,自然是分析事件的影響層面,股價是否已過份反映,但這絕對是知易行難。有時可嘗試從其他角度去思考,例如今次金融危機改變利率走勢,預期利好地產股及公用股,這樣可能是太過樂觀,但會有入市的動力,以及揀選風險較低的股份。
電郵:
黃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