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證錯判的問題歷史悠久,影響重大,不斷有人提議引進電子監察及電視重播來協助執法,據報欖球和板球已經實施,但保守的國際足協始終拒絕接受,令人氣結。
今屆世界盃錯判問題格外嚴重,雖然足協發言人仍死硬地排除科技化,不過實需認真檢討,最好先在一些次要賽事上試行,看看是否有效,沒有理由不試驗一下。
當然,足球的吸引力特別強,可以說因為球賽像人生,測不準、判不明,常有「問題球」出現,越多爭議就越有號召力。如果強隊必然得勝,裁判必然公正,反而全無懸疑和刺激、驚喜和怒罵,就不過癮。正如一位教練說:「假使最佳球隊都能得勝,那麼巴西就不是四屆冠軍,而是每屆都奪標了。」
做人也不是條件最好、才智最高就必定成功,常會盲拳打死老師傅,傻人有傻福,小國勝大國。而且法治最好的地方,也會把大奸人判為無罪,大好人卻被判有罪,並無絕對公平。
但怎可以因為世界不可能完全公平、正確,便拒絕改善呢?球證的責任,正是保障球賽公平,哪知執法者作出不公平的判斷,明明現代科技能補救不少人為錯失,卻不願試行,很荒謬。實際上,今日世界多數遊戲規則,仍被少數頑固派和特權者操控,充滿不合理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