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論衡:給教育改革加點油 - 盧鋼鍇

教育論衡:給教育改革加點油 - 盧鋼鍇

盧鋼鍇

教育改革開始了一段時間,似乎政府的努力並未獲得教育界和社會人士的讚許,甚或湧現大量負面的批評。筆者絕對是教育改革的支持者,因為從事教育工作四十餘年,眼看無數次修修補補的所謂改革,根本無濟於事,不能解決問題的核心。英政府時代真的沒有長遠的教育策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因此一次翻天覆地的徹底改革是必要的。

社會人士應予體諒
改革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大規模的改革要像移山倒海,困難可想而知。既有保守的觀念攔路,又有舊制度的重重障礙,加上已得利益者的自私,或新制度未臻完善之處,改革起步時無可避免的瑕疵,社會人士應以體諒的心情給予較多寬容。對一些新的制度或新的政策應多鼓勵而非鞭撻,即使批評亦應滿懷善意及建設性,否則只會淪為改革的一種阻力,令從事改革的有心人氣餒甚至迷失方向。
自改革迄今,在不同的層面確實出現了改革的動力,教育界已意識到改革是必須的,已開始循着改革的大方向走,或先或後,或緩或急,全港教育界其實已踏出第一步。很多學校正努力掙脫舊有的桎梏,以新的思維參與改革,這現象是可喜的。
最受批評的是中一派位制度的五改三,小一的派位方法亦為家長詬病,並非其他的改變無懈可擊,而是派位方式牽動數十萬家長的心,影響是直接的,政府最應該做的是集思廣益而非強詞辯護。當全港四百多間中學都說五改三把學生程度差距拉闊,而政府竟拋出中大的一個調查說全無影響,甚至比以前更集中,這會招致參與教改的有心人反感,也會令社會人士覺得教育當局巧言令色。

資源多不等於成功
特區政府無疑在教育方面慷慨地投下大量資源,但一定要明白大量資源與改革成功之間並無等號,大灑金錢之下,有些學校已不能善用公帑而趨向奢華,將資源用於博取掌聲的浮誇、嘩眾取寵的活動上。教改成功,政府要宏觀而寬宏,教育界要踏實而堅毅,社會人士要體諒和鼓勵。
筆者在本專欄偶爾對教改有所批評,絕對是善意的,也期望社會各界為教育改革加點油,加點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