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屆世界盃冠軍巴西昨憑藉較佳個人質素,在大部份時間佔上風下,最後由朗拿度射入奠定勝一球,以一比○打敗土耳其,第七度晉身決賽。雖預料巴西在決賽面對德國,是勝出的熱門一方,但球員今仗的輕率態度,可能成為他們第五度稱王的絆腳石。
巴西比賽初段十分謹慎,土軍因此在中場取得主動權,球員之間的默契亦勝過巴西,故曾出現安利的遠射和艾比耶頭槌攻門等驚險鏡頭;然而至比賽中段,巴西「慢熱」已過,球員回復水準,其中卡洛斯及卡富的左右二路「上波」甚有威脅,單是前者上半場的致命叩關次數便至少有三次。
與此同時,今屆表現出色的兩位土軍球員哈辛及烏密特維拿,踢來卻心情緊張,少有建樹,使土軍攻勢打了折扣;這亦造就了狀態不俗的李華度踢來「生猛」;他在上半場的三次射門均極具威脅性,若不是土軍門將魯斯度表現出色,土軍應已落後。另外,和李華度合拍的朗拿度可能因帶傷上陣,上半場表現較沉寂。
四十九分鐘,朗拿度的個人突破後,旋即以「羅馬里奧式」的快腳「篤射」建功,使他的入球增至六個,較李華度和德國的高路斯要多一球。事實上,巴西今仗除兩邊「造波」較出色外,中場的組織其實並不理想;只可以說個別球員質素較高,才使巴西順利勝出。
落後的土軍其後分別有伊利安、艾錫和阿利夫入替,實行大舉反擊,可是屢攻不入,反而後防多次受壓;只是朗拿度被調出後,其他巴西球員如雷沙奧和丹尼臣等總是掉以輕心,未能將皮球送入網窩。
或者巴西球員因面對分組賽手下敗將土軍,故此擁有這份輕鬆心情;但如果巴西在決賽對紀律性極強的德國時,仍不戒除這份陋習的話,將等如自製麻煩,畢竟也是第七度打入決賽的德國,其大賽經驗仍是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