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對南韓的四強賽,從射門次數比較,充份反映了南韓的入球能力始終有限。
表現依舊沒有驚喜的德國隊,又再晉一級,教練禾拉在戰術部署上應記一功,他知道球隊整體質素有限,於是盡量利用本身的長處,穩住防守,再利用側擊;結果把握到南韓球員一次誤傳,反守為攻,最後由波勒建功致勝。我也認為波勒全場表現乏善足陳,但相信大家不會否定其後上攻門的威力。
德國躋身決賽另一主要功臣肯定是紐維利,這位擅作個人突破的前鋒,是德國陣中少數能夠憑個人速度及技術闖關的球員,他的在陣總算彌補了球隊突破力不足的難題;而他在前晚的準決賽,成功沉底傳出一記地波,助球隊取勝。
雖然南韓在準決賽止步,但球隊已盡了所能,部署上先針對防範德國兩路空襲;而起用車斗利及黃善洪兩名早前較少上陣的前鋒任正選,相信是體力較佳,以及回防時可利用本身體形助守,減輕防守的壓力。
嚴格來說,南韓全場比賽都能成功抵擋到德國進攻,惜因一次失誤致敗,的確較為可惜;但球隊進攻上仍有不足之處,如前場組織力較弱,攻擊球員處理埋門機會時仍要改善。無論如何,亞洲雙雄南韓及日本,在今屆賽事已向列強發出了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