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最終未能闖入世界盃決賽,但綜觀由初賽開始其演出不斷成熟及自信心與日俱增,連敗多支歐洲勁旅,演出震驚整個世界,南韓足運未來實在充滿希望。
在個人至整體方面均發揮得淋漓盡致,這當然是荷蘭籍教練軒迪克的功勞,特別是他夠膽識起用一大批年輕新秀,如金南一、宋宗國、李天秀、車斗利和薛琦鉉等,均表現出功架;再加上幾位富經驗的老將如洪明甫、柳相鐵,崔鎮哲和安貞煥等支撐整隊的骨幹。
教練在短短兩年間,使全隊表現有如脫胎換骨,在老將與新秀彼此互相輝映,並有相得益彰的感覺;不過他們還要在許多方面再要下多些苦功,火喉還須鍛煉,方可在未來的日子裏再向世界強國挑戰。
對德國這場比賽,雖敗不辱,使到所有亞洲人都感到自豪,並了解到亞洲球隊是有能力與歐美勁旅爭一日之長短;正如亞洲足協的新口號「將來是屬於亞洲的」,相信經過這首次在亞洲舉行的世界盃賽,肯定給予我們新的希望。
至於德國雖然能夠躋身決賽,但由初賽開始觀其表現,實完全沒有霸氣可言;隊中多位主力因傷而未能參與這次盛事,在陣容不整下也能有爭霸機會,實非足運之福。在場上沒有甚麼特別過人之處,打法單調;除了守門員簡尼有上佳演出外,其餘均平平無奇,只是別人替他們作嫁衣裳,給他們開了路吧。當然也要稱讚教練禾拉以麾下這批平凡隊員,也能畫出彩虹,對他也非常欽佩。
讀者王先生問體力化足球是否已成為現今足球的主流?
答:可以這樣說,尤其是次一級球隊,踢法上盡量不給對手有太多空位組織攻勢,南韓、日本及阿根廷都是採取全場緊迫的體力化踢法,可惜阿根廷無法取得入球而緣盡首圈。
「郭家明信箱」電郵地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