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外地的朋友,當初每年都慣常回來香港一次。探親,或辦點私務,就像候鳥一樣,總有點依依之情。
候鳥南飛是畏寒,他們倒是想家,香港到底原是他們落地生根的地方。初到異鄉,人生地疏,他們正好比飛進蝙蝠洞裏的燕子,生活一下子顛倒過來,過不慣。只是十年廿載之後,他們再不那麼想家,異鄉漸漸變成本鄉,鄉情就慢慢的淡下來。
二十多年前,隔壁鄰人一家子移居美國,頭一年就寫信回來說,當二等公民過得怎麼苦。幾年之後,卻再不聽見他們叫苦了。移民的第二代,在外國社會裏給同化,搖身變作蝙蝠更哪會叫苦。燕子在他們眼中反成了異類,他們的本鄉倒過來成了異鄉。
有朋友的侄子侄女,小時候從香港移居到美國去,現在滿口洋話,渾身洋氣,就是徹頭徹尾的香蕉人。要他們學習中文,難免牙牙學語,吃力萬分。燕子成了蝙蝠,就再不能還原為燕子。很多中國人都覺得本土生活太苦,寧願流落他鄉,在遠方終老。他們的個案就成了《尋找他鄉的故事》,他們也都不想再變回燕子。
認識某君子在蝙蝠洞念了個博士學位,回港找到份大學教職,居然管大夥故舊叫香港仔。他忘記了自己原是候鳥,跑回來本鄉覓食,才得安居。把自己當作蝙蝠,倒吊在屋樑上,以為高於同儕一等,他實在是隻呆鳥,是隻忘本的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