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歐美投資市場的潮流及主題,相信是Diversify(分散投資),即是不要將全部資金放入一隻蛋內。
以往講到分散投資時,投資者很容易便聯想到投資不同類型的股份,例如電訊股、醫藥股、運輸股等好像全無關連的股份。但真正的分散投資其實是指投資於不同的投資工具,好像股票、債券、基金、外幣及地產等相關聯係不太強的投資項目,來分散投資風險。
不過近期歐美富裕投資者所指的分散投資,是指離開美元區,減少美元資產的比重。
過往多年,美股及美元皆處大牛市,吸引了大量資金湧入美國股市及美國債券市場,但隨着近年美股持續偏軟,加上Enron事件發生後,海外投資者對美國大藍籌股的信心下降,美國大藍籌是資金避難所的地位漸失。
此外,美元滙率反覆偏軟,進一步加速資金離開美國,這包括美股、美債及美元資產等。
數年前,不少著名的對沖基金,例如索羅斯的量子基金、老虎基金等相繼敗北或結業,以及LTCM事件等,令投資於對沖基金的資金急速下降,但近年隨着美股及美元持續偏軟,歐美投資者為對沖此等風險,遂將資金再次投入對沖基金。
據一些歐美銀行的資料顯示,富裕的歐美投資者已將對沖基金的比重調高,由過往對沖基金佔他們投資組合約15%,增至近期逾30%,估計這些轉移的資金極之龐大,他們的目的是對沖美元下跌的風險,亦即增加其他貨幣的比重,因此美元必將持續偏軟!
同時間這麼龐大的資金流入對沖基金,讀者可猜到有甚麼後果?答案是,炒家們手裏彈藥多了,自不然令投資市場(股市及滙市)出現較大波幅。
美元下跌對某些股份不利,但有些股份卻會受惠,筆者最先想到的便是大笨象滙豐(005)。
香港及美國等美元區約佔滙豐盈利的50%,換句話說,非美元區亦佔其盈利的50%,故若用美元來計算滙豐盈利(基本上滙豐已實行了數年),則滙豐會因近期美元下跌,令其盈利增加。
例如美元兌歐洲貨幣下跌5%,滙豐盈利約增加2.5%,若美元下跌10%,則其盈利便相對增加約5%!
可是美元若真的下跌10%,隨後引發的問題可能很大,屆時很可能大家已不想買滙豐了。
此外,滙豐的資產(以美元計算),也會因美元轉弱而升值,並有利其於美元區的收購行動。
惟滙豐的股價尚未到值得吸納水平,投資者不妨再等一會。
譚紹興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