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話短說

財話短說

航空工業擬拆民航業來港
▲外電報道,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AVICII)計劃分拆旗下民航業務來港上市,成為首家國營國防生產商於境外上市。據報道,國家監管當局已批准此項分拆安排,並估計可於今年內落實。航空工業第二集團管理層則表示,上市計劃並沒有時間表,亦未定集資規模。航空工業第二集團是內地軍用飛機及武器生產商之一,旗下的哈飛股份已於上海上市。

亞洲高科技業處於復甦期
▲標準普爾昨天發表報告指出,亞洲高科技行業正從谷底反彈,處於復甦初期,2003年可望持續增長,但實力脆弱的小企業在如此動盪的行業將較難生存。另外,標普董事BruceHyman指出,亞洲高科技營運環境的特點,包括科技行業移遷中國大陸、製造商組成戰略聯盟、日韓電子業進行重大改革、外判成趨勢等。
▲政府統計處公布,今年第一季輸往中國內地的整體出口貨品中有45%作外發加工用途;港產貨品和轉口貨品輸往內地作外發加工用途的比重分別是65%及44%。以貨值計算,首季輸往內地的整體出口貨品中有567億港元是作外發加工用途,較去年同期跌8%。輸往內地作外發加工用途的港產貨品估計為65億,較去年同期下降10%,而作外發加工用途的轉口貨品則有502億,按年跌8%。

比聯推鎖定回報認購證
▲比聯宣布,將於下周三推出首隻鎖定回報認購證,年期為18個月,該認購證是由6份不同年期的歐式認股證組成。比聯執行董事顏國棟(圖)指出,該認購證的定價較低,但回報會受正股股價走勢影響,通常與一般認購證有差距。

巨川主席遭追討千二萬
▲巨川集團(729)主席張連興周一遭ING銀行入稟追討1224萬元欠款。該筆款項是他在98年6月擔保一家名為FenmanHoldingsLtd.向ING銀行借入的本金。巨川正進行債務重組。

祥泰行前董事被追二千七萬
▲祥泰行(199)前任獨立非執行董事王沅周一被中銀(香港)入稟追討2706.5萬元按揭欠款。王氏為銀溪國際集團主席兼董事總經理。
▲中銀(香港)較早時入稟追討林前進4筆欠款事宜,林氏不服高等法院於2001年6月所作的判決而進行上訴。上訴庭昨裁定原訟法官在判定林氏應償還的其中一筆600萬元貸款時,沒充份考慮林氏一方所提的證供,故此接納林氏的上訴而判定該項追討無效,所有上訴成本則由原訴負責。
▲前任百富勤主席杜輝廉及董事黃永昌就破產接管人在2001年12月對兩人發出的不合資格聆訊作出司法覆核。上訴庭裁定,因兩人理據不足而駁回。

騰達招股獲1.07倍認購
▲騰達智能(691)宣布,其招股獲理想反應,公開發售部份獲1.07倍認購,配股則獲全數認購。該公司將於6月28日掛牌。

泰晤士水務入股滙津中國
▲創建股東包括香港置地的滙津中國宣布,泰晤士水務公司透過注資7000萬美元(約5.46億港元)取得滙津中國的48%權益。滙津中國是一家以本港為基地的中國水務設施的外資投資者之一,於96年成立,現時已在內地7個城市進行供水及污水處理設施項目的投資、建設、經營及管理。

港基銀行推第三批存款證
▲港基銀行(636)宣布推出第3批「港元可贖回晉級定息存款證」,是次發行3年期存款證總額為1億元,以5萬元為單位,首年年息為3.25厘,若1年後港基並沒有行使回購權,其後2年的年息為4厘。是次發行的定息存款證屬於港基銀行籌劃之50億元公開集資計劃的一部份。

新威國際半年賺1833.7萬
▲新威國際(058)宣布,截至3月底止半年純利1833.7萬元,較去年同期跌53.4%,毛利率約15%;每股盈利1.54仙,不派股息。
▲萬保剛(1213)宣布,截至3月底止年度股東應佔溢利為440.3萬元,較去年度倒退88%;每股盈利2.3仙,不派末期息。

楊梵城減持盈保套七百萬
▲聯交所股權變動資料顯示,盈科保險(065)副主席兼行政總裁楊梵城以每股1.76元減持430萬股,套現756.8萬元,其持股量降至7549.5萬股。
▲麗豐(1125)宣布,其供股計劃獲102.32%認購,主要得力於一位股東額外認購3816.3萬新股,才導致超額認購。

長江基建競投澳機場落敗
▲外電報道,澳洲財長NickMinchin在當地宣布,由麥格理機場為首的財團TheSouthernCrossGroup擊敗另外兩個財團對手,奪得澳洲政府出售的悉尼機場,其中一個對手包括長江基建(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