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備受西鐵工程補貼承建商醜聞困擾的九廣鐵路公司成功擊敗地鐵,取得第四條過海鐵路沙田至中環線的經營權,九鐵提出的新鐵路票價比地鐵低一成半,其中大圍至中環車程只需二十二分鐘,收費將低於十一元八角;但行政會議同時指示當局研究將九鐵與地鐵合併,地鐵第二批股票因此或不能趕及本財政年度推出,令本年度的財政赤字增加一百五十億元。 記者:麥志榮
九鐵建議的沙田至中環線全長十七點一公里,由大圍出鑽石山,經過東九龍的啟德、土瓜灣、馬頭圍、何文田、經紅磡過海、到灣仔會展、經金鐘、以中環西為終站,共十個車站,新界東北居民可以「一條龍」過海上班,其中馬鞍山鐵路的乘客毋須轉車直接過海,東鐵乘客可在大圍或紅磡轉車往港島,以沙田往中環計,新鐵路收費較現時乘九鐵轉地鐵的十五元一角平,而日後估計有二百五十萬名乘客因毋須再轉乘地鐵而每程節省一至五元車費。
九鐵主席田北辰昨承諾:「西門子事件喺社會引起好大誤會,唔會重演,九鐵係一間樸實嘅公司,之前員工福利係奢侈咗少少,𠵱家已經減少咗。」「新鐵路唔會一有成本壓力就加價,會絞盡腦汁,諗到諗無可諗至商討票價。」
九鐵奪得沙田至中環線主要佔了先天優勢,新界東北的居民可以毋須轉車而過海,可以搶走地鐵及巴士大量乘客,每日乘客量達五十二萬人次,比由地鐵經營多兩成,所以九鐵提出的建造成本以當日價格計算為三百一十億元,比地鐵高一成多,但票價反而可以低一成半,利潤亦高五成。
新鐵路將在○四年動工,可提供一萬二千個就業機會,最快○八年通車,由於計劃受西門子事件影響而延遲了半年公布,通車日期需要再檢討;當局亦會與九鐵商討設立更多車站,如黃埔、慈雲山及顯徑站的可行性,而九鐵則建議在政府總部地下增設皇后大道中站,以提高政府總部地皮的價值。
署理運輸局局長鄧國威昨在記者會上表示,九鐵的建議書在財務上比地鐵優勝,地鐵要求當局批出三幅車站上蓋發展用地,令鐵路可達合理回報率,九鐵則毋須政府批地或注資,只靠內部資源及舉債籌措建造成本。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江華認為,受到早前西門子事件,對於九鐵今次投得這項工程,沒有百分百的信心,政府今次必須確保不會再出現承造商做錯事也可取得豐厚獎金的事件。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鄭家富認為,九鐵挑選承建商時應小心,以免再出現大量補充協議。
地鐵昨晚發表聲明,沙田至中環線由九鐵奪得會令地鐵乘客及收入減少,地鐵會研究增加收入,而地鐵在建議書中要求批地是為了股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