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講股:停售國有股是短期策略 <br>

陸叔講股:停售國有股是短期策略

日前突然有消息傳出中央停止減持國有股計劃,令昨日深滬股市出現強勁反彈,連帶本地的紅籌國企亦有不俗的升幅。
事實上,自從中央公布減持國有股方案後,內地股市備受壓力,日前突如其來的消息,似乎有利A、B股市場及在港的中資股表現。然而,國內股市的不明朗因素是否就此一掃而空,我看未必。
首先,我一直強調國內股市面對最大的問題就是中央的政策風險,是次中央突停減持國有股計劃,看來並非一個長久之策,因為有關政策將要面臨兩大變數。
第一,在十六大之前,中央希望政治及經濟都出現一個較穩定的局面,而內地股市連番受壓正與中央意願背道而馳,所以在十六大前以停止減持國有股方案,似乎與中央欲穩定經濟局勢有關。
第二,眾所周知,中共領導班子會將權力過渡到新一輩的領導層,當十六大完畢後,相信新領導層的雛形會有定案。但問題是新一輩的領導層,會否有新的一套調控經濟及金融市場方案,似乎仍是未知之數,所以在現階段,即使中央停止國有股減持計劃,相信只是一個短期措施。

公路電力股較可取
其次,我始終認為減持國有股是很大程度都會推行,只不過是用甚形式減持,以及時間性上的問題而已。但觀乎近日深滬股市持續低迷,即使中央政府真的有心減持,也不會在此水平沽「平貨」。若以此推論,最好是令其出現較強勁的反彈,到日後真的要減持國有股時,也可以以一個較高的價錢沽出。因此,中央短時間內有此一着,實與近日兩地股市表現不濟有關。
換句話說,當日後內地股市氣氛好轉,不排除有關方案會再度出籠。
至於紅籌國企方面,昨日表現反映了對該消息的反應,由於近日有資金流向中資股作避難,我覺得短期中資股只會借有關消息炒上,但實際上,這個消息對中資股表現不會有太大影響,原因是減持國有股與否不會改變中資股的基本因素。而且若從投資角度,大型投資者不會單因為一個政策的變化而影響整體投資策略,反而着眼於企業的整體前景,好像瀋陽公用(747)及華晨汽車(1114)事件,正好反映出基金對一些欠清晰透明度或質素改變的企業會作出即時反應。
所以,若投資者如欲投資於中資股,相信要選擇一些有穩定盈利增長的股份,例如公路、電力股等。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