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司十一局連同董伯一字排開,這個千呼萬喚的治港新班子,終於出來了。這個新班子能否給予特區一新氣象,解決現時的經濟困局?當然不會,大家心中有數。他們都不是經濟上有專長的人,甚而有幾位只是開始學習施政,在他們的學習期內,一般稱之為蜜月期的三個月,一切還是不變,因他們的最大作用,只是為失業率高達七點四的苦況沖沖喜而已。
香港人這兩天最關心的事,相信還是兩場世界盃的準決賽,多於這群新官是否稱職,若然明白這點,這群新貴與董伯出現在電視直播記者招待會的時候,好心就表現得歡容一點啦,不知是嚴肅還是心憂,總之這個新班子的第一時間亮相,賣相甚差,這已經是一種失敗,要從速改善。董伯更不用說,他的表情,似是公布壞消息多一些……
有人快活有人愁。這次變動給予新聞媒體不少八卦題材,誰人得意、誰人失意、誰人又被不公平對待等,還有就是新轉任的局長拿了多少退休金,成了千萬富翁,這些花邊八卦談論得越多、越顯示市民對新班子欠缺期望。
往後的發展,就不簡單。新班子之中不乏想成為下任特首之人。而事實上這群「外人」之中,不少在自己專業的收益並不比當局長差,委身從政,小則希望有所作為,大則希望更進一步為下屆特首。政界時事,始終是日日新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