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應改善綜援機制紓困<br>150萬港人活在貧窮線下

學者:應改善綜援機制紓困
150萬港人活在貧窮線下

【本報訊】一項有關低收入住戶的生活狀況調查顯示,本港有近五十萬住戶的人均開支低於貧窮線的三千七百五十元。根據統計處的資料,以本港每戶平均有三點一人推算,本港共有一百五十萬人生活在貧窮線下。負責調查的學者建議,政府應改善綜援機制協助這批人士。

李卓人指薪金偏低
城市大學社會科學學部於九九年九月至去年一月,進行「香港貧窮線研究」,訪問了三千零八十六個低收入住戶,了解這些家庭的開支模式及生活狀況,負責調查的社會科學學部講師黃洪昨日出席港台《生活逼人來》節目記者會時稱,調查是以恩格爾曲線的轉折點來定義貧窮線,此曲線是指住戶食物開支佔住戶總開支的比例隨着住戶總開支的變化,在轉折點後住戶會購買較高質素的貨品或非必需品,因此轉折點即是貧窮與非貧窮家庭的界線,以本港住戶開支情況計算,轉折點是在三千七百五十元,此數成為香港的整體貧窮線。
他又稱,受訪住戶中,有二千零七十二戶的人均開支少於三千七百五十元,這批貧窮線下的住戶人均總開支每月平均只得二千五百二十元,食物開支的平均數是一千零五十八元,即每人每日的食物開支只得三十五元。此外,食物開支已經佔整體開支的四成,加上住屋開支佔一成八,這些住戶只有餘下的四成,約一千元支付交通、教育、水電燃料及醫療等開支,反映這些住戶的生活質素確實偏低。黃洪建議應改善綜援機制,以協助更多窮人。
立法會議員李卓人在同一場合上稱,現時工人的薪金愈來愈低,他希望「食肆出咁多一蚊一隻雞,希望人工唔好搞到一蚊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