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司司長曾蔭權昨認為,最少要用三個月時間來「磨合」特區新舊體制,但公務員出身的常任秘書長如何與「空降」的問責局長合作,令人憂慮。
事實上,這種新舊作風不同引發的矛盾,在問責局長名單宣布前已出現,最明顯是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和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這對「組合」。李國章在未公布名單前率先接受傳媒訪問,先找現時教育政策「開刀」,炮轟政策「倒瀉籮蟹」、「一時一樣」,矛頭直指未來下屬羅范椒芬,羅太也公開表示留任,是希望執行自己訂下政策;但兩人昨均迴避回答記者有關問題。
五名新加盟政府的候任問責局長昨日首次與傳媒見面,但被問及未來施政問題時,除了廖秀冬明顯有備而戰,特別針對外界批評她只懂環保,而大談其對運輸及工務問題看法外,其餘各人均以外交詞令作為標準答案,其中候任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被記者追問最多,但他只多番表示會廣泛聽取不同意見。
何志平的未來下屬、常任秘書長李麗娟昨一見記者則「自動爆料」,說自己與何醫生是三十五年的老朋友,大賣交情,搞好關係。不過,兩人未來如何真誠合作,仍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候任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卻相信,新舊「磨合」絕不是問題,因為外來局長加入政府後會明白資源有限,他們的鴻圖大計未必可落實,他指出沒有了公務員支持根本難有政績,同樣若公務員不和局長合作,最終也要對施政失敗負責任。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