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科研成就有新突破!理工大學紡織及製衣學系兩名學者,成功研製全球首個用水及透氣物料製造的「發汗暖體假人」,透過量度假人發出的熱量和水份蒸發情況,可以測試各種服裝在不同環境的熱、濕舒適程度。新發明為服裝設計開拓新領域,應用範圍甚至包括軍服及太空衣。
理工大學紡織及製衣學系副教授范金土博士及其博士研究生陳益松,共同成功研製的「發汗暖體假人」名為「華特」(Walter),取其「中華特有」之意。
今次發明印證本港科研成就,兩人更在英國物理學會最新一期的《測量科學與技術》期刊中,撰文闡述是項發明。
「華特」表面由防水及可滲透濕氣的布質物料製成,具「出汗」功能;其體內是一個模擬人體血液循環的水流循環系統,設有水管及水泵,可以控制水溫,模擬人體正常體溫的攝氏三十七度。「華特」身上接駁溫度傳感器,當測試時替「華特」穿上衣物,然後再除下,量度「華特」的熱量和水份蒸發情況,便可以測試各種衣着物料的熱、濕舒適程度。
范金土博士相信,有關發明可應用於不同服裝的性能測試,甚至是軍服和太空衣,以便設計出配合環境所需的衣着。他希望能夠與其他企業合作,甚至是將有關發明推廣、應用至解放軍的服裝設計方面。
他早於八十年代已有發明這個「發汗假人」的想法,在九七年獲政府及理工大學等撥款約八十萬元,正式進行今次研究。
對於今次發明,時裝設計師夏嘉懋相信,將大大幫助設計師進行服裝設計,尤其是設計制服方面,可令設計師更能掌握員工的運動量需要,從而令制服更能配合工作環境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