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到底是不是地球的皇者?
從地理及生態上的擴張速度來看,人類確實是皇者,戰勝了同住在地球的許多物種。世界人口不斷膨脹,同時,每天都有不同物種的生物絕種,從此在地球上消失。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生物學家達爾文(Darwin)的「進化論」名句,已成為人類對生物絕種的結論。人類認為這些已絕種或瀕臨絕種的動物,都是「低等動物」,不能適應生態轉變,便只有走上滅亡之路。似乎,這些生物的消失,和人類毫不相干。
作為「高等生物」,人類至今仍面對各種各樣的「不治之症」,癌病和糖尿病早就登上人類「殺手榜」。但在許多「低等生物」身上,癌病不是不治之症,鯊魚體內有一種化學物,可以起到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甚至擾亂腫瘤成長,這是人類這個「地球皇者」做不到的。以往曾被人視為「垃圾樹」,遭大量砍伐的太平洋紫杉,被發現內含一種物質"taxol",已證實可以有效阻止癌細胞分裂。還有許多疾病和病毒,在其他「低等生物」體內是「家常便飯」,但來到人類體內,便成了「絕世危機」。
不過,這些「低等生物」已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他們消失的原因離不開生態環境轉變:人類版圖擴張令生存環境受損、溫室效應令溫度上升至難以適應,還有各種水源受污染等等。養活地球上最多物種的亞馬遜森林,相信在二十年內便會消失。
地球上的生態平衡,是自然界中一個微妙的布局。高等動物的「絕症解藥」,巧妙地藏在低等生物身上,然後讓自以為是的人類,親手將「解藥」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