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決賽月到了最後階段,高潮未過,已有很多迷哥迷姐捨不得,想到這盛大嘉年華即將曲終人散,不禁預先感到失落。事實上,南韓報章說每當停賽日子,已出現「世界盃後遺症」,症狀是空虛無聊,失去寄託。
四年一度的世界盃,確是全球嘉年華,是集體興高采烈地逃避現實的大節日。當然,世界盃也會加深現實挫折感,今屆法國、阿根廷、葡萄牙、意大利和英格蘭等熱門球隊相繼出局,那些國民及外國擁護者大感失望,認為世界盃提早結束,無心理會了。不過世界各地更多人拋開國族感情,只看足球,暫忘一切現實困擾,這一個月就充滿享受。
對香港人和眾多中國大陸人來說,真正捲起世界盃狂熱是一九九○年那屆,足球正好發揮「移情」作用,安撫一年前六四慘劇的傷痛,簡直起了精神治療功能。經過足球嘉年華後,便暫停現實怨憤,全力工作和搵銀。
香港九七回歸後風雨飄搖,九八年又全情投入看世界盃,作為集體調劑。可惜當年多數港人熱捧的巴西臨尾走樣慘敗,未能皆大歡喜,有些人更感失意。好在四年後又有世界盃,永遠有反敗為勝的希望,今屆特別多弱隊爆冷,鬥贏強敵,帶來不少驚喜。我認為誰是冠軍不再重要,今屆世界盃是刺激而又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