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素描:<br>老趙掌舵人 甜酸苦辣論人生

人物素描:
老趙掌舵人 甜酸苦辣論人生

二十四年前,一個十二歲的小孩子,偕父母離開純樸的越南遷到香港,每天放學回家就要到家裏開設的餐廳幫忙,以羨慕目光看着同學們玩耍,小孩子心底裏憧憬有一天能衝出這狹小廚房:「可以喺寫字樓返朝九晚五工。」但長大後他又回到這個廚房,心情已不一樣,他就是老趙越南風味餐廳第二代老闆趙祚豪。
「老趙」是本港最早期越南餐廳之一,不少名人、明星慕名來過,客人包括華懋集團主席龔如心、立法會議員李柱銘、藝人成龍及王菲等。

「放學幫手洗碗炒菜」
趙祚豪的爺爺早年赴越南謀生,至一九七八年越南政局變化,趙父才帶着妻子及五名子女返香港定居,原本任電器技工的趙父轉業開餐廳,在佐敦開設家庭式餐館「老趙」。
「越南好靚,好多大自然風景。」趙祚豪憶述時臉泛笑意;而談到在港度過的童年臉上卻乏了色彩:「每日放學即刻要去幫手,洗碗炒菜樣樣要做。做到夜晚十一點幾至有時間做功課,做到兩點,第朝返學成日瞌眼瞓。」
「我冇得好似同學仔咁成日游水出街。」其實,他的雙親十分痛惜子女,眼見子女漸大,便讓子女赴海外留學:「唔想我哋淨係識煮餸。」在加拿大讀高中至大學時,趙祚豪如脫籠之鳥,又認識到不同國家的朋友:「我計劃返香港之後做教書或返寫字樓,可以返朝九晚五。」
不過,當他大學畢業回港,驚覺兩老雙鬢斑白,仍每日埋首餐廳業務,遂決定返回小廚房:「原本有少少唔甘心,但好快就習慣,因為發現好多樣嘢都得心應手,我始終喺呢度長大。」
他堅持以傳統越南菜式待客,定期到越南訂購香葉及大頭蝦等,「因為喺湄公河嘅大頭蝦先最好食。」越南人每餐無魚露不歡,魚露材料有辣椒、糖、醋、青檸及蒜頭等:「甜酸辣鹹,四種味都要有,但唔可以互相搶味。魚露可以話學煮越南菜嘅木人巷。」

「經濟咁差捱唔少鹹苦」
趙祚豪負責「老趙」的行政工作,弟弟掌管廚房,姐姐任會計;一家人合力於九六年開設分店,兩年前更開設第三間店,舖面面積擴大一倍不止。「做咗『老趙』咁多年,𠵱家啲朋友叫我『嫩趙』,要我形容自己嘅感受?好似魚露咁。甜:總算冇敗壞老趙名聲;鹹:呢幾年經濟咁差,捱唔少鹹苦;辣:呢行多競爭,好棘手;酸:成日掛住做嘢冇拖拍,睇見人哋成雙成對好心酸囉!哈!」
我們一生中不斷尋覓,風塵僕僕,但驀然回首,最值得珍惜的,可能就在身邊。
記者:翁煜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