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珍海味 - 蔡瀾

山珍海味 - 蔡瀾

山珍海味,聽起來不錯,但是吃着味道並沒甚麼。而且,烹調法也只有那麼幾種,因為材料來得珍貴,練習機會就比不上最普通的雞、牛、羊和豬了。
要更仔細來分的話,還有所謂的上、中、下三種八珍呢。
上八珍是狸唇、駝峰、猴頭、熊掌、燕窩、鳧脯、鹿筋、黃唇膠。
中八珍是魚肚、銀耳、鰣魚、廣肚、果子狸、哈什膜、魚唇、裙邊。
下八珍是海參、龍鬚菜、大口蘑、川竹笋、赤鱗魚、干貝、蠣黃、烏魚蛋。
製訂這八珍的人,大概是甚麼御廚之類的吧?人在北京,以為遠方的東西都較珍貴,當今交通發達,中八珍之中的哈什膜到處買得到,價錢還來得個賤呢。
被叫為雪蛤膏的哈什膜,雖說能夠美容,女士們一聽與蛙類有關,心中怕怕,吃了一口,皺着眉頭,大叫很腥的居多。
就算是上八珍中的鹿筋,任何藥材店都能買到。在餐廳吃,覺得堅硬,當然沒牛筋那麼好吃。
說到牛筋,上八珍中的熊掌更像牛筋,我試過一次之後,有機會也不肯再吃。
駝峰有股古怪味道,我也不欣賞。至於燕窩,還是留給老母親去補身吧。
香港人對上八珍也許有的沒吃過,中八珍則樣樣隨手拈來,銀耳更不覺稀奇,鰣魚還嫌骨多呢。
下八珍簡直是家常便飯了,海參在街市中已有發好的。龍鬚菜見過,少人買。大口蘑就是普通的蘑菇,川竹笋在南貨舖買得到,赤鱗魚不算甚麼。干貝常吃。蠣黃較為珍貴。烏魚蛋就是台灣人愛吃的烏魚子吧?你下次離開中正機場時可以買一塊回來試試,不是很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