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特首董建華精心挑選的問責制內閣今日登場,這個第二屆特區新領導班子將向特首問責,並肩負制訂及推銷政府政策的重任,但據本報調查發現,在普羅大眾心目中,問責官員的首要條件並不是他們與特首或中方的關係,也不是其推銷政策能力,而是他們是否具有足夠的辦事能力。
在問責官員名單公布前夕,本報透過音頻互動電話系統進行一項調查,詢問市民心目中對問責官員的質素標準,結果顯示有五成四被訪市民均表示,官員的辦事能力是他們的首選;其次有一成八則認為,官員的人格和誠信亦重要。至於問責官員與公務員系統能否保持良好合作關係,則佔第三位,有約一成被訪者認為重要(圖一)。
反而,問責官員與特首和中方關係,以及他們是否具備推銷政府政策能力,被訪市民均不大重視。
此外,調查又顯示,有四成一被訪者認為,問責制並不會改善特區政府的施政,但也有三成五被訪者相信會有助改善,有二成四則表示不知道,反映大部份市民對問責制的成效尚未有足夠的信心(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