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入四強爭議大 改歐洲人執法<br>世盃突換球證

南韓入四強爭議大 改歐洲人執法
世盃突換球證

【本報訊】南韓在世界盃賽事中擊敗歐洲一線球隊意大利及西班牙進入四強,但賽後抗議聲掀起了球證執法水準爭議,國際足協昨日突然宣布令人意外的決定──明天和後天進行的兩場準決賽,將以全歐洲球證執法。香港足球界認為,國際足協是在壓力下才放棄了以兩支對賽球隊以外洲別的球證執法的一貫原則,但事件應該不會涉及種族歧視成份。 記者:張仲碩

國際足協於昨日宣布準決賽執法球證的名單前,強調「將以最佳球證執法」。結果,南韓對德國及巴西對土耳其兩場準決賽,將分別由瑞士籍球證美亞及丹麥籍球證尼路臣執法,而值得留意是這兩場比賽助理球證亦來自歐洲國家。

托迪驅逐離場受爭議
這個安排令人感到意外,因為國際足協過去通常以公平為大前提,在大賽關鍵賽事選用兩支對賽球隊以外洲別的球證執法,例如去屆法國對巴西的世界盃決賽,便以來自非洲的摩洛哥球證執法。
決賽周進行至今,已出現多宗爭議性判決,其中以南韓近兩仗比賽惹起最大爭議,對於這支亞洲球隊的神勇表現,有關偏幫主隊,甚至球證受賄的說法不脛而走。而該兩仗的球證分別來自厄瓜多爾及埃及──都是足球水平較弱的國家。
南韓在十六強淘汰意大利的比賽,厄瓜多爾籍球證摩蘭奴在加時把意大利著名球員托迪驅逐離場,指他「插水」博十二碼,最具爭議。意大利職球員賽後炮轟球證水準低劣,並說「南韓是個大國,定能做甚麼……」國際足協且收到逾四十萬個替意大利抱不平的電郵。
到上周六南韓對西班牙的半準決賽又出現兩個問題球。南韓金泰映在下半場「擺烏龍」,埃及籍球證簡杜亞以西班牙球員摩連迪斯越位為理由,判入球作廢;及至加時,他又接納旁證意見判摩連迪斯頂入的一球作廢,理由是祖亞昆在右路傳中過程中,皮球已出界。

白禮達:裁判水準欠佳
國際足協會長白禮達在南韓對意大利賽後,承認今屆賽事球證水準欠佳,故準備為球證制度進行大改革。至於裁判小組發言人谷巴日前表示滿意今屆整體執法水平,但又承認球證犯了「一至兩個大錯」,但沒有說明「一至兩個大錯」在哪一些球賽。
對於國際足協以「全歐」球證組合執法,國際足協教練導師郭家明說:「基於公平理由,國際足協過去在世界盃關鍵賽事,通常都以洲別作為選用裁判的標準,也許今次在壓力下才放棄這個原則。」
香港前國際裁判伍健則說:「歐洲以外的球證未必能夠應付這個水平的執法壓力,相信當中沒有種族歧視成份。」本身是球迷的城市大學社會科學部講師蔡子強則謂:「如果喺四強賽事出咗問題,又可能會俾人話歐洲球證偏幫歐洲球隊。」

「政治強姦了足球」
另外,中國報章和網民昨日群起抨擊南韓是靠球證之助才能晉身世界盃四強,北京《體壇周報》指比賽結果是「政治強姦了足球」。內地互聯網更捲起陣陣反韓狂風,有網民直指「韓國人想用足球證明了甚麼,他們的內心是空虛的,現代比不上日本,文化比不上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