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換股債券基金 長線回報接近股票

可換股債券基金 長線回報接近股票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自金融風暴及科網泡沫爆破後,許多散戶對股市仍存戒心,不敢貿然入市,寧願把資金投在零售債券和保本基金。其實,市場上不乏一些風險和回報較債券高,但卻低於股票的投資工具,而「可換股債券」便屬於這類進可攻退可守的產品。

可是,可換股債券一般只發售給機構投資者,散戶少有機會沾手,若要投資這類產品,只好透過可換股債券基金(ConvertibleBondsFund)。然而,在本港發售的可換股債券基金寥寥可數,其中投資於環球市場,並經證監會認可的可換股債券基金,暫時只有美國運通資產管理提供。

風險遠較股票低
簡單來說,所謂可換股債券屬於債券的一種,當相關股價上升,投資者可選擇把債券轉換為股票,從而獲取利潤;相反,股價下跌,持有者可持有至到期日,並取回本金,賺的是中途收息。
美國運通亞太區投資基金總監周旭昇表示:「環球可換股債券基金的長線回報接近股票,但風險低很多,與固定收益的投資(債券)相若,適合期望風險和回報得到平衡的投資者。」
美國運通可換股債券投資組合經理JohnEverhart指出:「以1973年至2000年的複合年回報(CompoundAnnualReturn)為例,可換股債券的回報為11.22%,標準差(StandardDeviation)為12.92%。」

選BB級以上債券
他補充:「標準普爾500指數及長期企業債券的回報則分別為12.01%及17.41%,而標準差分別為9.04%和11.69%。這些數據反映可換股債券的回報接近股票,但風險與債券相近。」(見表)
換言之,長遠來說,可換股債券的波幅,雖比長期債券高一點,但回報較高;若與股票相比,則波動較低(回報亦較低)。
JohnEverhart稱,預計基金將持有40至50種證券,每種平均比重為2%,而投資程序將先按「由上而下」(Top-down)的經濟預測,再以「由下而上」(Bottom-up)的基本分析,以及進行可換股債券估值後才投資。所選取的可換股債券評級,將為標準普爾BB級或以上,初期更會投資在資訊科技股。
由此可見,基金持有的部份證券,信貸評級可能不高,投資者需承擔有關信貸風險。周旭昇亦坦言:「投資這類基金始終存着風險,不一定提供本金保證,而且很視乎基金經理的表現。」
記者:袁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