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司司長曾蔭權上周四公布房屋政策檢討報告,可說是近年特區政府少有之傑作。筆者以「傑作」評價,並不因為報告之建議與本欄一直倡議之改革脗合,而是報告內容毫不迴避地指出現有架構的弊處,內容持平、一針見血而沒有官腔,至於建議之改革,亦切合實際及充份考慮到效益問題,若過往特區政府也採取相同態度辦事,現時香港的情況應會好一點。此外,若這份報告是反映董建華班子治港思維的根本改變,則香港未來5年的前景將會較現時估計樂觀得多。
新的建議避免了「政出多門」的弊病,減少信息混亂,使政令得以彰顯。曾蔭權於記者會上更特別強調,未來的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是政府唯一的房策發言人。這使市場有一個清楚的信息,杜絕一些胡亂揣測及不負責任的流言,不再引起市場無謂的波動。
回顧過去因房策混亂對樓市造成的衝擊,任誰都知道在這方面的改革是急切而必須的,但當曾蔭權公布檢討報告後,即有言論指中央集權可能缺乏監察,亦有房委會委員指房屋及規劃政策局局長一身數職,未必可以有效發揮職能,且一人決策易有失誤。不過大家只要運用簡單邏輯,都知道這種說法並不合理,局長之決策,肯定並非一己之決定,而是特首與行政會議之決策,曾蔭權所講之「唯一發言人」顯然並非「唯一決策者」。
至於監察方面,曾蔭權亦明言所有房策建議皆會交立法會討論,縱使現時的立法會結構有利政府通過其建議,但並不代表立法會無討論之機會。中央集權雖然亦有其弊端,但兩害取其輕,政府現時的建議是合理的,港人應該支持。
(本欄逢周一刊出)
冠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