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了避免問責制官員名單突然押後公布事件引起社會輿論更多猜測,中央政府終於「快刀斬亂麻」,在周末時分匆匆批出特首董建華報請中央任命的主要官員名單,港府隨即決定於明天向外公布。
與此同時,董建華未來內閣的多名成員昨日眾口一詞,將押後公布名單的原因歸咎於程序出錯,給予中央政府審批時間不足,希望平息外界對有關名單人選問題的爭議。
政府新聞處昨日下午宣布,特首董建華將於明日上午十一時半在禮賓府舉行記者會,宣布問責制下的主要官員、行政會議成員和常任秘書長名單,並安排全體「新貴」大合照。新聞處沒有透露新內閣成員接受傳媒訪問,但據了解,部份新內閣成員已計劃在未來幾天陸續會見傳媒。
政府原定於上周五早上在禮賓府公布問責官員名單,但至上周四晚突然宣布押後。即將出任行政會議成員的全國人大港區代表鄭耀棠,昨晨出席電台節目時猛轟政府處理問責名單的程序問題出錯,指立法會上周三通過問責制的決議案後,政府翌日才把名單提交中央政府,就計劃周五公布,時間太過倉卒,應該受到批評。
鄭耀棠說:「心裏邊我畀呢碟菜你,炒好呢個小菜畀你,你就食㗎啦,係咪?但係佢(特區政府)未考慮到從中央的角度,一日時間,呢個係實質任命喎,假若任命名單內任何一個名有問題,中央形象會受損喎!」對盛傳有新成員擁有外國護照,他認為這並非導致押後公布的最關鍵問題。
另一行會候任成員兼自由黨主席田北俊也指,提請中央審批問責名單的時間「好緊」,部署出現問題,並非十全十美。
立法會議員李家祥昨在政黨論壇上,則批評問責制的制訂過程「閉門造車,利益人士坐埋講數,其他人冇時間參與討論」。
此外,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昨接受部份中央駐港媒體訪問時則強調,特首提出的高官問責制按《基本法》辦事,他相信制度令官員有效率、負責任,對香港發展也有幫助,「但是不能完全說,(制度)一百分之一百不會出現甚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