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保利達集團主席柯為湘斥資17億元收購九龍建業(034)並出任主席,最近又密密吸納商舖物業,引起市場猜度他的資金來源,更說他有中方「水喉射住」。柯為湘接受本報訪問時坦言,資金全靠多年經營製衣業,賺錢後轉而發展地產,逐步累積,並非靠父蔭或獲中方資金支持。 記者:梁曉詩
柯為湘與大部分香港巨富一樣,在中國內地出生,小時侯隨家人來港,可說與香港淵源深遠。來到香港後,他在又一邨博雅書院(現已停辦)完成中學課程,但後來因為爸爸在澳門開設貿易公司,故柯氏於中七畢業後,舉家搬往澳門居住,也成為他人生的一個轉捩點。
他原想繼續升學,但一次巨變,令這位不足二十歲的年輕人,在迫不得已情況下,承擔起父親貿易公司生意。回憶起這段歲月,柯為湘輕輕歎說:「當時只不過是每周七日工作,每日朝九晚九。」
其後,柯氏有感於貿易生意難賺大錢,遂沾手製衣業,並成功取得多個名牌成衣公司的定單,成為家族財富的主要來源。與其他富豪一樣,柯為湘將賺來的資金轉去發展地產生意,由小地盤做起,再沾手澳門居屋,以20年時間成為澳門最大地產商。
他的第一個大型項目是豪宅海富花園,近年發展的項目則有澳門保利達花園第一期,現正籌備發展第2期。澳門北區,拱北關口一帶的土地差不多均屬柯氏所有。另外,為了令業務多元化,柯氏也投資澳門電廠,但他強調股權不多。
非常看好本港物業發展前景的柯為湘,不斷在港吸納物業,這也是他收購九建的主要原因。問及其最難忘的物業交易時,柯氏說起94年以約1.7億元買入荃灣前捷德布廠(即蔚景花園),原準備大展拳腳,興建1幢55層高的住宅,若成事將是荃灣區內當時最高的住宅樓。不過,由於麗新發展其後提出一個極理想的價格,故他最後以6億元售出該地皮。
柯為湘為人低調,若非收購九建也不會曝光。雖然柯氏肯接受訪問,但其實目的是想大家進一步了解他管理九龍建業的方針,故此甚少談及到個人的事,甚至堅拒讓本報拍照。他笑言:「做普通人最舒服,我可以去麥當奴買雪糕。」他並強調日後也會以低調態度經營生意,只是希望市場把目光自他的背景移回公司身上。
另一個令柯為湘引象難忘的交易,則是牛池灣聖約瑟安老院。柯氏說,當年與多個財團爭奪這個市區罕見的地盤,他親自與業主會面過兩次,其中一次是與擁有該項物業的法國安貧小姐妹會總會會長來港期間會晤。為了加強印象分,他更拿出手持的所有地皮,任由總會會長揀選一幅地重建安老院,作為換取牛池灣地的部分代價。正因為他提供的地皮位置較方便,以及這種誠意,令到柯氏雖非最高價,仍可取得安貧小姐妹會首肯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