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推銷保單手法招不滿

銀行推銷保單手法招不滿

本報近日收到兩位讀者分別投訴銀行在未取得客戶同意,被指已在電話確認接受購買信用卡結欠保險及循環貸款保障計劃。其中一位長者雖只着對方寄來單張參考,但因透露了個人資料,最後卻收到整份保單。消費者委員會提醒市民,不要隨意透露個人資料,被他人作其他用途。

個案一: 陳先生稱,早前收到花旗銀行寄來單張及小冊子予其母親,細看下才發現是有關信用卡保障計劃之保單,詳細列明計劃的保障範圍及細則,並指可於二十一天免費審閱期內致函退回保單,若收不到通知便當作她同意購買云云。
他事後詳細詢問母親,才得悉日前有該行職員來電向她推銷保險,她於電話中並無同意購買,只着職員寄來單張參考,怎料對方卻寄來保單。

「電話確認咁兒戲」
他不滿地說:「我媽媽都一把年紀,根本就唔係咁清楚推銷員推銷緊啲乜,叫佢寄單張,但佢竟成份保單寄來,重話不在限期內通知便當接受。而且買保險點可以連名都唔使簽,用電話確認咁兒戲。」
花旗銀行回覆,調查所得,陳先生母親曾於今年五月中經電話確認,並核對個人資料購買信用卡結欠保險,及後應當收到有關保險單作實。如客戶有異議,可於限期內通知取消投保。
(○五二九○九)
個案二: 卓小姐去年六月開始成為美國運通銀行循環貸款用戶,她因一直未收到月結單,於今年五月初再聯絡該行核對地址,之後於五月中收到月結單後,但赫然發現其中一項為意外保險收費。

貸款被收意外保費
她稱從未申請購買該份保險,亦未收過保單,故不滿被擅開保單及扣費。
美國運通銀行回覆,根據有關保險公司的紀錄,客戶於去年十月曾透過電話申請購買循環貸款保障計劃。
保險公司隨即亦把保單及條款寄給卓小姐之登記地址。根據紀錄,客戶已於五月底致電要求取消保險計劃,惟已付的保費則不能退回。
(○五二八○七)

意見--勿亂提供個人資料
消費者委員會發言人表示,若保單有提供冷靜期,推銷員是可以透過電話向客戶推銷保險。但為避免他人為加額而誤用,她提醒消費者,縱然對方身份是銀行職員,也不要輕易提供個人資料。

服務熱線
電話:29908288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