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都倫敦已是歐洲最富裕的城市,但為求力保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衰,不敢掉以輕心。倫敦市政府周五會公布耗資一千億英鎊(約一萬一千六百多億港元)重建倫敦市,重點是增加及改善各種基本建設,為倫敦經濟發展更上層樓打好基礎。
英國《泰晤士報》周五報道,這項龐大計劃是自一六六六年倫敦大火以後,影響最深遠的重建計劃。當年那場大火燒了五天,焚毀全市八成建築物,之後的重建計劃全面改變了倫敦市的面貌。
現任倫敦市長利文斯頓在四百頁的重建計劃書中,闡明為何要再次重建倫敦:「若不給予倫敦所需資源以保持競爭力,或採取窒礙其發展的政策,將會妨礙這個城市的經濟增長,令經濟效益下跌。」
據倫敦市政府官員說,貝理雅內閣成員擔心倫敦市基建日久失修,認為若不在這方面作大量投資,倫敦在全球數一數二的金融中心地位恐怕難保。
重建計劃包括:興建三條橫跨泰晤士河的橋道、三條橫貫倫敦的鐵路主線及多條地鐵支線、四十六萬間房屋及一百三十間學校;預留空地興建七十五幢像全市最高建築物CanaryWharfTower般的摩天商廈。計劃預計可創造六十萬個新職位。
重建計劃的千億英鎊經費大部份會由私營企業投資,小部份由中央政府資助。除非與國家政策有牴觸,否則明年起倫敦全市三十三個地區便要落實執行。
利文斯頓曾訪問美國紐約市,對當地摩天大廈林立留下深刻印象。重建倫敦計劃不包括擴大綠化地帶,新建樓宇以高樓為主,批評者擔心倫敦市會進一步成為鋼筋森林。
新計劃顯示利文斯頓不會限制倫敦市人口增長。市政府預料未來十四年倫敦人口會增加七十萬,達至八百一十萬人。
英國《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