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美元近期持續疲弱,歐元兌美元滙價更升穿96美仙水平,具影響力的美國「經濟大師」、摩根士丹利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師史蒂芬.羅奇,昨日更發表看淡美股及美元的言論。他預料美元在明年底才會跌至「合理」水平,屆時中國大陸及香港的出口會受惠。
羅奇相信美國經濟下半年有四成機會出現負增長,美國聯儲局也有四成機會減息0.25厘。該行建議投資者減持美股,增持日本及新興市場的投資。
羅奇昨天透過視像會議,向本港財經界講述對美元滙價走勢的看法。他引述該行外滙分析師StephenLiJen的分析,稱美元自今年起已偏高14%,故預料美元的貿易加權價值,將於2002和2003年皆下跌7%,在明年底才回落至「合理」水平。他估計,美元兌日圓將於今年底下跌至120日圓水平,兌歐元則跌至1歐元兌97美仙。
羅奇指出,雖然該行預期美元能夠「軟着陸」,但最近已把「硬着陸」的或然率,從原來的5%提高至15%。他預料這或然率可能會進一步調高至25%至30%,反映「硬着陸」的機會逐步上升,主因是美元仍偏高、美國經濟基調欠佳,以及市場對美元資產存在信心危機,可能會導致美元崩潰。同時,安然事件令市場更加關注美國公司的管治。
他引述該行在5月24日的研究指出,倘若美元兌歐元及日圓的滙價,於2002年底前下挫約20%,即是美滙「硬着陸」;按當時的滙率計算,上述跌幅意味美元滙價跌至1歐元兌97美仙的水平,而美元兌日圓則為100水平。據大摩外滙分析師StephenLiJen估計,美元兌其他主要貨幣的每月跌幅超過3%,可視為「硬着陸」。
該行在評估美元貶值對世界的影響時,認為亞洲的開放經濟體系受影響最大,其中貨幣與美元掛鈎的地區如中國大陸、香港、馬來西亞,他們的出口會受惠,但對南韓和台灣則弊多於利。
羅奇解釋,由於韓圜兌美元走勢,幾乎與日圓兌美元走勢同步,故美元貶值不利其出口,台灣所受的打擊則較輕。而且,美元下跌的第一年,會令亞太區對日本和歐洲的出口上升,令亞太區國內生產總值實際提高約1%。
除宏觀的貿易影響外,美元崩潰會對美國金融市場造成災難性的衝擊,世界其他資本市場也會遭殃及。美滙硬着陸,將令美元資產價格下調,所產生的財富萎縮及儲蓄效應,將完全抵銷收入及價格效應的正面影響,這對美國經濟極度不利,足以令市場再度憂慮當地會出現「W型」的雙底經濟衰退。
他又認為,由於海外市場仍十分依賴美國經濟,其衰退會拖累全球,從今年第三季起一年內,全球生產總值增長率,會較原先預期減少半個至一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