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以弱勝強 - 李怡

李怡專欄:以弱勝強 - 李怡

甚麼是真正的、不是愛因斯坦所說的「嬰兒病」的民族主義?它的威力何在?
真正的民族主義不是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不是義和團式的自以為刀槍不入,不是第一次打入世界盃決賽周就輕飄飄地「好像已經親吻到金燦燦的世界盃」,而是韓國在世界盃決賽周所表現出的以弱勝強的拼勁與韌力。
論整體實力,韓國隊自然不及被認為奪標熱門的葡萄牙及意大利,但論拼勁,則世界盃沒有任何一隊可與韓國隊比。除了守門員外,葡、意在球場上奔跑的都只是十個球員,但韓國隊卻像有二十個球員似的,因為韓國球員全場奔跑,進攻時十個球員都在前方,退守時十個球員都回來防守,當球落在對方球員腳下,韓國隊就有兩三個球員前去攔截搶奪,而且在前後場都如此,像有使不完的力氣。尤其讓人歎服的是,韓國隊整場比賽都沒有一刻鬆懈,對意大利一場,韓國已輸了一球,而且距離完場只有幾分鐘,韓國也仍然全力拼搏。而就在這最後幾分鐘,整場比賽都不鬆懈的意大利以為勝券在握,稍為鬆懈疏忽,就讓韓國隊追成平手,繼而在加時的黃金入球中打敗意隊。
不僅球員全場一刻不停地拼搏,而且在場的幾萬韓國球迷的加油打氣之聲也一刻不停。其他球隊的支持者,多只在所支持的球隊進攻時才會呼喊助威,但韓國的球迷卻是從一開賽就沒有停止過呼喊助威。看台上幾乎全是穿紅衣的球迷,陣勢分明,他們進攻時呼喊,防守時呼喊,輸了球也呼喊,甚至在中場休息時也呼喊。聲音是如此齊整,筆者在電視機旁看到聽到也不得不感動。
筆者原本是希望意大利隊贏的,因為意隊多球星,意隊勝出與西班牙隊對壘會比較好看。但在韓國隊這種從頭到尾球員、球迷的拼搏精神的感染下,最後筆者也希望韓國隊能追平及挽回敗局了。終於,韓國隊沒有令筆者失望。
電視鏡頭拍到,在看台上,有韓國球迷高舉「一九六六」的牌子。一九六六年,北韓在世界盃決賽周的十六強賽中,一比○打敗意大利,晉身八強。南韓基於與北韓屬同一民族,故視之為自己國家的榮耀,要在三十六年後,再創奇迹。海峽兩岸的中國人會如此嗎?大陸的中國人會把楊傳廣、紀政在奧運的成績視為自己的榮耀嗎?台灣的中國人會因大陸運動員的成績而自豪嗎?兩岸只要不互相排斥、互相低貶已不錯了。
因此,筆者認為,兩韓統一的前景,應比海峽兩岸的統一樂觀,儘管兩韓目前互相承認對方是一個主權國家,而兩岸(至少大陸方面)卻硬要說仍是「一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