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軍方計劃從距離大陸最近的小島、被稱為「反共最前哨」的大擔島(台灣稱為大膽島)撤軍,該島將交予金門縣政府接管,以開發旅遊業,最快明年一月成事。有分析認為,台灣當局此舉主要是向大陸示好,政治意義遠大於軍事意義。
大擔島距大陸的廈門市僅三公里,面積僅零點八平方公里,過去五十多年來,一直是台灣前線「拒共」的最重要陣地,島上派有重兵駐守,由台灣的金門防衞司令部指揮,並無百姓居住。大擔島上有一堵巨牆寫着「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幾個幾公尺高的大字,遠在廈門也清晰可見,與對岸的「一國兩制統一中國」遙遙相對。現在廈門的觀光船就經常載着大陸遊客到大擔島外,欣賞這塊巨型標語。
台灣《聯合報》昨報道,金門防衞司令部和金門縣政府前天召開接管協調會,軍方原則上同意明年一月開始交接,將大擔島及鄰近的二擔島交由金門縣政府管理。撤軍後,島上所有軍事設施皆會原樣保留,然後於島上發展旅遊業,具體開發方案要送交行政院審批。金門縣政府已組成接管小組負責有關工作。
不過,台灣陸委會和內政部均表示全不知情,行政院長游錫堃更表明,有關自大擔島撤軍的行動,須由陸委會及國防部進一步研究。
今年五月九日,台灣總統陳水扁到大擔島視察時,公開邀請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到該島「喝茶」,現在又從這個前沿陣地撤軍,明顯是在向大陸示好。《聯合報》指出,台軍在前哨小島的駐軍已不多,這些小島不僅不具軍事價值,反而有被孤立的危險,自此撤軍,重要的還是象徵意義,「代表扁政府已具體向對岸伸出橄欖枝,而不僅只是停留在大膽喊話而已」。
台灣《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