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名牌時裝艱苦經營

國際視野:名牌時裝艱苦經營

著名時裝用品集團Gucci發表今年首季盈利較去年同季下跌42%至3,550萬歐元(約2.64億港元),比市場預期的4,300-4,400萬歐元為低,主要原因除受全球經濟放緩影響外,「911」事件導致美日遊客驟減,亦是造成Gucci盈利大幅下降的致命傷。
日本經濟不振,出外旅遊及購物之國民持續減少,尤其是一向視夏威夷為「後花園」的日本人,除喜愛享受其陽光與海灘,一眾名牌商店更是他們趨之若鶩的必到之處,因貨品價格比日本便宜得多(因入口稅關係),大都不會空手而回。可是因經濟不景減少光顧,名牌店生意一落千丈,光是在夏威夷,Gucci的營業額便急跌41%,同時拖累在美國整體營業額下降22.8%。
其實Gucci之管理層在一眾名牌時裝用品集團中算是頗受行內尊重及推崇的班子,打從設計、銷售至管理,無論市場觸覺和營銷策略都常處領導地位。自發生「911」事件後Gucci只發出過一次「盈警」,比同級的LouisVuitton和Richemont遠勝。

經濟乏力影響生意
此外,Gucci於99年斥資10億美元巨資吞噬另一法國時裝品牌聖羅蘭(YSL),及後為其品牌設計改革及形象更新下了不少工夫,令到聖羅蘭銷量節節上升,上季營業額更勁升61%達3,300萬歐元,成為Gucci收益來源的主要旗艦,此所以Gucci今年首季營業額僅減少1.5%。
隨着全球經濟復甦步伐緩慢,以及人們對恐怖活動存在戒心,名牌時裝生意將大受影響。從屢傳上市的Prada,因營業額未能達致預期,投資銀行將其估值由一年前的70億歐元調低接近一半,另外Burberry亦由原先估值的20億英鎊調低至14億英鎊,足見經營環境之困難。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