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專欄:公屋檢討留下一條尾巴

曾淵滄專欄:公屋檢討留下一條尾巴

昨日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宣布房屋政策、架構的大檢討結果。
新的結構對樓價有利,新的局長將兼任房委會主席,這會壓抑在過去已不怎麼受控制的房委會的自我膨脹、自大擴充、免費獲得上等的土地狂建居屋以自肥。
新政策勢將授權政府直接調控九鐵、地鐵的建屋計劃,避免九鐵、地鐵也瘋狂地推出土地套現,影響樓價。
總之,這是一個明顯的托市計劃。

房協市建局應合併上市
可惜,目前已建成的、還在建的房屋供應實在太多,這個著名的重災區則全是九鐵與地鐵的地盤,可見調控監管這兩家鐵路公司的建屋計劃是何等重要。
這個改組計劃基本上是正確的,不過,仍留下一條尾巴,那就是房協與市區重建局。
實際上,這兩個機構根本已沒有存在的必要。
我不明白,房委會已將大量減少居屋供應,那房協用來幹甚麼?建另一種居屋?為甚麼要保留一個與民爭利的法定機構?為甚麼房協一定得是非牟利機構?為甚麼不乾脆將房協私有化,上市賣股票?
市建局的情況也類似,政府只要在法例上做修正,讓私人發展商能夠更有效地進行市區重建,又何必搞個市區重建局?
曾蔭權說:市區重建局與房協將合作發展。我則認為最理想是乾脆將兩個機構合併,然後私有化,發行股票上市。
曾淵滄